◎劉湘南
素描分為光影與結構兩個主要種類。這兩種素描方法各有特點,在表達上也各有長處。因此在訓練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技法的全面性,加強對這兩種素描方法的全面培養。這兩種素描方法存在著很明顯的差異性,結構素描使用結構線對形體構成進行表達,光影素描則是通過明暗法,以透視原理表現形體空間因素。因此,光影素描的寫實性要強于結構素描,結構素描的表現性要濃于光影素描。雖然這兩種素描技法的表現側重點不同,但對形體進行結構表現時都必須通過線的使用來完成,線便是素描的基礎語言。通過線的使用能夠描繪藝術造型,在線的劃分上有結構線和輪廓線兩種線型。使用輪廓線可以精確描繪物象,可以對物象的瞬間變化進行記錄,同時對于事物的本質也能夠有效表現。輪廓線的交叉變化對物象的空間層次能夠實現著重突出;結構線對形體的體積能夠有效表現,形成立體三維空間,使人們有效分析和認識形體的空間位置和結構關系。
在教學中,教師要從結構素描入手對基礎較弱的學生展開訓練,當其基礎得到強化后再開展光影素描訓練。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應用輪廓線的能力進行培養,輪廓線能夠很好地將物象的基本特征表現出來,在繪畫中輪廓線的處理出現問題便會造成物象比例失調,導致整個作品出現問題,這樣的問題無論光暗關系的處理達到何種水平也難以呈現出應有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輪廓線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從基礎開展學習,不追求其他的表現因素而單單訓練輪廓線的使用。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
中職階段的學生已掌握基礎繪畫能力,在基礎課程講授完成后,教師需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所以教師要帶領學生多“讀”畫,既多用眼睛看畫,觀看名家佳作、觀看同學的佳品畫作,學生通過多看能提高自己的鑒賞意識,欣賞畫作的時候不會停留在畫作表面,而能多角度地解讀畫作背后的內涵,將注意力集中在畫作主體上。中職學生需要在關注畫作繪畫方式的同時,從作品中汲取更多能幫助自己提升繪畫能力的細節處理方法。因此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畫”素養十分關鍵,讓學生通過讀畫更好地了解畫作的精妙之處,并能通過鑒賞比較,吸取不足,做好教學鞏固。
“讀畫”不僅要使用眼睛看,更要用心看,也要用大腦揣摩和思考,進而能在細心的觀察中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內涵,能將作品中的點、線、面知識內容匯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畫作主題,從小細節處著眼,細致觀察佳作中細節的處理方法,然后將所有內容進行系統化整合,形成有機整體,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在“讀”畫中,需要“讀”優秀的作品,引導學生吸收作品精髓部分內容以提升學生的繪畫意識。特別是中職教師在培養學生素描畫鑒賞能力時,需要把學生培養成為“眼高手低”的學習者,而不是將學生培養成為“眼低手高”的匠人。學生只有眼光高遠才能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通過訓練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夯實學生的繪畫基礎,使學生通過欣賞有更多的感悟,從而能在繪畫過程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悟,并能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到畫作中,豐富素描畫作的內涵。
徐悲鴻、劉海粟等人首先開展了西方藝術教學體系的引進工作,提倡在教學時在人體寫生活動中從幾何形體、石膏線以及靜物角度進行展開。這種教師方式的應用已經培養出了非常多的寫實藝術家。當下所使用的教學模式依然延續著先輩們的基礎模式,先從幾何形體開展訓練,這種教學模式能夠非常好地引導剛剛接觸素描的學生。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幾何體的使用。幾何體的形體相對簡單,并且結合體線條十分清晰,對學生觀察力的訓練和測量比例能力的訓練有非常大的好處。學生通過觀察和測量幾何體能夠有效提高繪畫流暢度。教師可以利用方形體為學生展示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的原理。通過學習球體素描技巧,了解徐悲鴻繪畫理念當中的先方后圓。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并幫助學生實現高質量的繪畫觀察,并深化繪畫方式,更好地認識繪畫的整體結構。
中職素描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重視培養學生基礎的素描能力,并能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養成“讀”畫的意識,進而能在線條合理運用、幾何體合理使用的過程中,更好完成素描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