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存
影視作品融合了多方面的藝術,它不僅應用了優秀的文學作品,也融合了音樂、美術等多方面的藝術。通過故事的表達,從不同的角度向人們展示出了多樣化的情感和態度,帶給了人們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影視作品不僅有豐富的題材和多樣化的內容,還具有直觀的形式特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影視教學資源,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在高中語文的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沿用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手段,導致教學課堂的氛圍沉悶、枯燥,降低了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如果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融入影視教學資源,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有利于課堂教學的提高。影視資源還能夠提高學生藝術審美和鑒賞,提高學生的美學素養。影視作品通常會用情感表達法營造氛圍,學生通過觀看影視作品能得到情感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升華,增強了課堂的審美教育,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師通過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影視資源進行教學,能夠將課本中的知識動態化,給學生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影響,充分感受到了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良好的品質,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應用合適的影視資源,讓學生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認識和了解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可以將播放影視資源作為課堂導入環節,在進行教學前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進行《鴻門宴》的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播放電影《鴻門宴》的相關片段作為課程導入,利用電影情節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再順勢引出教學內容,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穿插影視作品。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的基礎上,觀看影視資源,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和中心思想。又如在進行《哈姆雷特》的教學中,先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再為學生播放影視資源,尤其是讓學生鑒賞哈姆雷特與奧菲利婭的對話片段,讓學生通過戲劇中的沖突和精彩的對話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另外,還可以通過讓學生直接看電影的形式了解相關的教學內容,如《魯濱遜漂流記》《泰坦尼克號》等,將學生從課本中解放出來,走進真實的情景中,對作品進行多元化的了解。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選擇影視資源,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作品中的真情實感,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與高中語文教學知識相關的影視資源非常豐富,播放影視作品會占用大部分的課堂教學時間,因此,教師要詳細分析教學內容和影視作品,抓準兩者間的切合點,明確應用影視資源的教學目的。應用影視資源是為了更好地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進行有效的知識拓展,所以要找合適的切合點播放影視資源。例如在《聲聲慢》的教學中,學生可能對李清照不太了解,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百家講壇》中李清照的部分片段,讓學生對李清照有全面的了解,也對詩詞的寫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為學生建立起了感性的認知,使學生深刻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孤獨寂寞的憂郁情緒和動蕩不安的心境。又如《唐山大地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電影中發生地震時的片段,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對許多人類重大問題進行的哲學思考。找準教學內容與影視資源的切入點,能夠充分發揮影視資源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的作用,激發學生對作者之前的情感共鳴,使學生正確把握課文中的思想和情感。
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師喜歡用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了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改變課文,表演情景劇。例如在學生觀看完《泰坦尼克號》的影視作品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作品進行續寫或改編,讓學生想象出兩位主角當時的內心活動,利用情景劇表現出來,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教學與資源的融合,促進趣味教學的開展。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影視教學資源,有利于深化學生對課本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文學審美和鑒賞能力,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因此,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選擇影視資源,加強教學與資源的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