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興周 韓丹
2017 年,在中國風音樂競唱節目——《耳畔中國》中,蝶當久演唱的《對歌對到日落坡》一亮嗓,便驚艷全場。他營造的山水意境、濃濃的苗家風情、無縫對接和切換“真假音”,高昂的音域(G3 至HIHIC)、獨特的嗓音、具有強烈感染力和爆發力的聲音讓這首作品脫穎而出。《對歌對到日落坡》是蝶當久目前發行的三張專輯中最早的一張,其他兩部為《銀白色的山歌》和《我愛的姑娘要出嫁了》,共計歌曲50 余首。這些歌曲將苗族音樂與流行音樂進行了有機融合,獲得了國內外音樂專家學者和聽眾的一致好評。盡管這些歌曲曲風不一,卻是融合了國內詞曲音樂人的智慧結晶,再加上蝶當久對歌曲的理解,使其具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這些風格不僅體現在音樂制作方面,還體現在演唱風格上。對其特點進行探究,對了解苗族音樂和發聲特點,促進民族藝術傳承具有積極的作用。
蝶當久是苗族后裔,既具有苗族人的聲音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性。其聲音特點為:寬廣的音域、獨特的嗓音、富有民族氣息的唱法、具有強烈感染力和爆發力的聲音、對轉音技巧運用得爐火純青,在音樂表達方面收放自如,對流行音樂和苗族音樂結合地恰到好處,這些特點使其演唱的歌曲受眾眾多,甚至吸引了大量的年輕粉絲。除了上述特點之外,蝶當久演唱的歌曲還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飛歌的特色,高亢嘹亮的音調,山美、水美、人美的意境、男女談情說愛的氛圍營造等都為歌曲賦予了生命和情感,讓人聽了無不心向往之。那些美好的畫面,豪邁奔放、明快動聽的歌聲,猶如黃鸝輕柔婉轉的啼叫,又似二月和煦醉人的春風。
蝶當久的音域為G3 至HIHIC,如此寬廣的音域再加上響亮的音量和表達歌曲感情的各種聲音色彩,使音樂得到了美化,達到了響亮、豐滿、悅耳、動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使用了混合共鳴的方式,通過對各聲區里的共鳴腔的平衡,提高了聲音的表現效果。如在唱高音時,注重加強頭腔共鳴。與此同時,也沒有忽視口腔和胸腔的共鳴。在唱中音的時候,力求聲音圓潤、流暢,分配各腔器比例為:口腔共鳴要多一些,也要有頭腔和胸腔共鳴;在唱低音的時候,要求聲音低沉、渾厚,則要以胸腔共鳴為主,滲透頭腔和口腔共鳴。只有這樣,才能在換聲區發聲的時候,轉換較為自然,沒有明顯的痕跡。在歌唱發聲中,通過及時地調節各共鳴腔體,使歌聲更加圓潤、飽滿,富有優美的音色。蝶當久在演唱的過程中能無縫對接和切換“真假音”,這一特點,使其歌聲優美動聽、圓潤、飽滿。
聲樂作品是音樂和語言的有機結合,作詞和作曲只是共同完成了聲音作品的一部分,只有當歌唱者將聲樂作品演唱之后,歌唱才能成為完整的藝術。優秀的歌唱家之所以優秀,受廣大受眾的喜歡,是因為他們在具備了高超的演唱技巧之外,還能準確生動地表達出聲樂作品的情感,引發聽眾的情感共鳴。
蝶當久的音樂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包含了演唱者對歌唱藝術和人生價值觀的理解和沉淀,因此,其音樂往往能突破流行音樂的夾擊,獲得受眾的青睞。苗族音樂和現代音樂結合的風格,則為民族音樂的傳承開辟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這些音樂作品,有的描述的是貴州苗族的山山水水,有的描述的是苗族人的閑暇生活,有的則是男女戀愛,還有的體現的是苗族人的日常勞作……這一首首歌曲,唯有用心,才具有感染力,才能走進大眾,走進民間,給人美的享受。如《我愛的姑娘要出嫁了》專輯系列歌曲中,每張專輯都是一部講述戀人的電視劇,訴說了戀人之間的從相識、相知、相愛到無奈離別與離別后思念的種種過程,通過歌唱他們戀愛中的點滴,來傳遞美好、遺憾等種種情感。人生總會有諸多遺憾,相愛的人有時候卻不能在一起,那么,就將美好的祝福送給她吧,《我愛的姑娘要出嫁了》真實表達了這樣的一種情感;《趁虛而入》則表達的是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會有諸多的無奈,可能會有人《趁虛而入》;歌曲《苗家人》則描述了我們應該跟著黨和國家的步伐繼續歌唱、前行……
蝶當久的音樂具有自己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其通過展現苗族人的生活縮影,展現當地人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來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展現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和內涵,引發聽眾的共鳴。蝶當久在演唱過程中,在重視演唱技巧的同時,注重情感表現,通過二者的有機融合,來達到以聲感人、以聲傳情的目標。
苗語的調式很多,常見的包括:宮、商、角或大小調等。苗歌的曲式結構也很完整,一般包括的歌曲段氏為5 種,分別為:一段體、兩段體、三段體、復樂段和多段體。苗歌在演唱時,與其他類型的歌曲相比,具有自己的特點,無論是發聲還是吐字、咬字都較為獨特。如用假聲演唱時的高腔,氣勢雄渾、高亢激越,優美動聽;用真聲演唱的平腔則悠揚動聽、婉轉流暢。
由于大多數苗族聚居山區,交通不便,再加上語言、民俗、風情等原因,使得苗歌具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特點,主要體現在苗歌的演唱方法。苗歌的唱法多樣,可根據不同的曲調、演唱形式、環境等,采用不同的演唱方法,如半真半假聲唱法、真聲唱法、輕聲唱法、真假聲分明的唱法等。真假聲分明的唱法是指在演唱時,不完全用純喉音或純假聲,而是假聲和真聲交替出現。這,恰恰是蝶當久的音樂特點之一。真聲唱法是現代苗歌中一種嶄新的唱法,多用胸腔呼吸,靠喉頭沖擊的力量發聲。這種唱法可以使聲音高吭嘹亮,獨具特色。這一唱法也出現在蝶當久的眾多音樂作品中。
無縫對接和切換“真假音”是蝶當久的音樂演唱特點之一,之所以呈現此特點,與他的苗族身份和獨特的成長經歷具有緊密的聯系。蝶當久出生于一個苗歌之家,父母是當地有名的歌師。他們對苗歌的熱愛,給予了蝶當久深遠的影響,那些苗歌的旋律早已經埋進了他的心底,其樂符也已經幾融入了他的血液,使得這份苗族的情愫在他體內流淌。他的音樂作品體現了他對苗族家鄉的熱愛以及傳承民族音樂的使命感。盡管苗歌里所唱的苗族語言發音、語調較為特別,不易被平常人理解,但這些恰恰給了蝶當久奮斗的動力,他希望通過苗族民歌和現代流行音樂的結合,讓大家聽得懂,學得會,讓苗族的歌聲傳遍中國的每個角落,甚至傳遍全世界。
總之,通過對蝶當久的發聲和音樂特點的研究來探索苗族唱腔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展示了苗族歌曲藝術的獨特魅力,還充分體現了歌曲演唱者不俗的唱功以及作為苗族人對本民族音樂的熱愛和傳承之心,為苗族音樂藝術傳承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