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
民族音樂文化是聯系人們和民族精神的橋梁和紐帶,具有推動民族傳統文化發展、促進人際交往等多種社會功能。從教育的視角去看,民族音樂是學校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能夠較為有效地激發學生心中的愛國熱忱,同時還能促使其產生民族自豪感。
單從音樂本身去看,它可以使人們的情操獲得陶冶,繼而還能推提升人們的精神追求以及藝術品位,使人們的精神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而民族音樂本身又可以體現各民族底層人民的文化生活,反映各民族人民在音樂領域的智慧,這對聽者了解各民族文化是非常有益的。
最近幾年,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境遇下,我國民族音樂文化越來越邊緣化。通過互聯網,人們隨時可以接觸各種類型的音樂。如,rap、搖滾、爵士等。在偶像效應、文化宣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我國青少年的音樂審美越來越西化、韓化。對此,我們的國家如果再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國人尤其是青少年進行引導和影響,勢必會使得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日漸萎縮,這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豐富的文化作為支撐,是沒有靈魂的,這個國家會慢慢失去生命力和凝聚力。因此,從國家的長治久安以及可持續發展去看,加強弘揚并繼承發展民族音樂文化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民族音樂文化,都有其獨有的特色,因此,為了更好地凸顯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特點,我們應當積極將其與國外的民族音樂進行對比,還要嘗試將兩者進行充分融合。作為音樂學與民族學的交叉學科,我國民族音樂有著很強的實踐性,教師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授傳統音樂民族文化時,應當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并積極探索新的傳承方式和方法。如開設民族音樂文化社團、定期開展民族音樂歌唱比賽等。常言道:“實踐出真知。”通過實踐,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民族音樂是推動其他音樂發展的根基之一,每一首民族音樂都蘊含著相應民族的審美情趣以及心理素質。流行音樂之所以非常盛行,主要是因為其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從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的視角去看,我們可以將其與流行音樂融合在一起,如此,不僅可以創作出更高品質的音樂作品,同時還能豐富流行音樂的內涵,使聽眾在欣賞流行音樂的過程中,體驗其中的民族元素、民族特點等,同時流行音樂也可以加大民族音樂的魅力,提高尤其是年輕人對民族音樂的關注度。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教育的發展所面對的新挑戰將會越來越多。學校的辦校特色漸漸顯現出一些趨同性,即:許多學校的規模雖然日益壯大,但其特色卻在漸漸消失,長遠發展去看,各學校必須積極探索新的改革和發展路徑。對此,筆者認為可以從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入手,換言之,學校可根據當地特色,逐步建立教育示范基地,以突顯自身的特色,推動自身的改革,并將之與傳承民族音樂文化連接在一起。具體來說,學校可從課程的安排入手。現階段,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層次教育所涉及的知識內容越來越多,學校如果不加選擇去安排課程內容,必然會嚴重削弱相應課程的實效。從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視角去看,學校應當做到對其內容進行精細化梳理,以此為學生日后更好地學習相應的內容奠基。對于小學教育來說,筆者認為可以以民歌為著手點,其中再穿插民族器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等內容。在實際施教過程中,教育者應當充分發信息化教學的作用,如通過微課、動畫等,為學生生動形象地展示琵琶曲、民謠、南北笛曲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形式,借此深化學生對相應音樂文化的認識與理解。學校還可以在校園網上專門開設一個音樂資源庫板塊,并在其中投入各種民族樂器的教學視頻、民族音樂的電子圖書等,方便學生隨時學習。
總而言之,民族音樂文化在我國整個傳統文化體系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傳承民族音樂文化非常重要。教育作為推動我國全面發展的重要力量,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當主動承擔起傳承音樂民族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