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王花
剖宮產和順產不同,它是將腹壁和子宮剖開后再將胎兒取出來的一種產子方式,因此產婦腹部往往會留有刀口。即使剖宮產能夠解決難產或是部分產科合并癥,但稍有不注意就會引發刀口感染,例如洗澡容易使刀口因沾水而引發感染。
剖宮產屬于產科領域中的一個重要手術。隨著麻醉學、輸血、輸液、水電平衡知識和手術方式以及手術縫合材料的不斷優化,各種控制感染的措施也都在不斷進步,剖宮產已然成了可以有效解決各種難產或者婦科病的產科合并癥的手段,同時它也成了能夠挽救產婦以及圍產兒生命的有效手段。
首次活體剖宮產術發生在1610年,當時是外科醫生特例特斯和顧斯對產婦做了首次剖宮產術,但是術后25天,產婦死亡。
經陰道分娩事實上是一種屬于自然并且符合生理的分娩途徑,對于產婦而言,分娩過后可以快速恢復,同時新生兒也可以快速地適應外界環境。剖宮產屬于經腹切開子宮將胎兒取出來的手術。
通常剖宮產產婦在手術中出血的發生率、手術后血栓的形成率、再次妊娠之前發生前置胎盤或是子宮破裂的情形的幾率都要遠遠大于經陰道分娩的產婦。與此同時,剖宮產的新生兒并發呼吸系統功能異常以及發生弱視的概率相較于陰道分娩的新生兒來說也會更高一些,確切地說,其抵抗力遠遠要比陰道生產新生兒低。相關醫學研究指證,采取剖宮產的生產方式不但不可以降低胎兒的死亡發生率,反而還極有可能提升胎兒的死亡發生率,所以,不提倡無醫學指征行剖宮產。
剖宮產是一種剖開腹壁和子宮,將胎兒取出來的產子方式,能夠成功地解決一些難產或者產科綜合征,挽救產婦及產兒的生命,但這種手術往往容易使產婦的身體虛弱到極致,從而極有可能誘發產后后遺癥,例如傷口感染、留疤、產后腰痛、產后風濕等等,對此,產婦在產子方式的選擇上必須要極其慎重。
與順產不同的是,剖宮產產婦一定要使用收腹帶,并要注意護理傷口,避免發生感染,同時建議兩年之后再孕。比較傳統的說法是孕婦在坐月子期間不能洗澡、洗頭等,很多女性對此表示難以接受,那么究竟產后多長時間可以洗澡呢?這要視產婦的身體狀況和恢復情況確定。剖宮產產婦通常15天左右就能洗澡,而對于那些恢復得比較快的,通常一個星期就可以。由于洗澡水沾染刀口容易導致傷口感染,因此在洗澡時可以在刀疤部位貼個創可貼,避免沾水。
洗澡方式:剖宮產者可以先擦澡,待體力恢復、傷口愈合之后再洗淋浴。室溫和水溫講究“冬防寒,夏防暑,春秋防風”。冬季要保持36~38℃,夏天37℃左右。夏天不能貪涼,冬天亦不可以太熱。洗澡時盡量不要洗得大汗淋漓,洗完之后要將身子和頭發擦干,最好能用干毛巾把頭發包一下。即便浴后渾身有熱感,也不能立于風口處,或者開空調。如果浴后頭發沒干,不可以辮結,也不能濕發去睡。處于饑餓或者飽食的情況下也不能立即洗澡,否則洗一會兒澡又會產生饑餓感。
也有一些女性從親人朋友那里聽到涂抹一些膏之后可以消除疤痕,但是事實上,這并沒有太大的效果,對此,寶媽們在做選擇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地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