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葉
小學生具備創造的能力,擁有創新的意識,主動參與、主動探究過程中會更好地接受基礎知識,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教師充分給予學生體驗的機會,通過授課手段的更換、教學內容的補充、有效策略的具體實施,讓學生在全面發展的道路上一直向前。長此以往,美術教學改革必將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對此,教師在鄉村美術的教學實踐中,對小學生創造力、學習能力、思維意識的培養進行了全新的闡釋。
興趣是求知的源泉,是學習的內動力。所以,教師必須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肩負著“素質教育”的光榮使命,通過課堂氛圍的營造、理論知識的介紹、教學效果的優化,令學生們養成主動思考的好習慣,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將會變得異常順利。緊抓時機,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其不斷創造、突破自我、用心學習,美育教育特色盡顯,繪畫教學價值更高。
例如,在教畫《星空的聯想》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夜晚的天空嗎?”“你會聯想的同時畫出最美的星空嗎?”“星星、銀河、月亮都很漂亮,你想得越多,畫出的作品也有吸引力。”這些問題伴隨鼓勵,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積極發言,不斷思考,整節課上都很有創造力。可見,教師如何說話、如何啟發、如何引導學生很重要,“創造”的契機選得好,學生的學習更主動。思維意識已被喚醒,學習能力得以綜合發展令人期待。
美術技能的培養是十分必要且關鍵的,通過系統性訓練,小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與創新意識的產生比較順利。新的時代中,教師應該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重新構建教學模式,通過情境的創設、課外的活動、有效的互動,潛移默化中滲透素質教育理念,小學生就會愛上學習,主體優勢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更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
例如,美術教師可以開設“美工坊”,除了傳統美工材料以外,主要是由學生搜集來的可作美工的材料,而且多是廢舊物品,例如包裝盒、罐頭瓶、吸管、牛奶盒、鵝卵石、樹葉等,制作自己喜歡的美術作品。美術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特色美工材料,賦予美術作品新的含義和創意,例如學生利用顏色各異的吸管創作了《星夜》,展現了非凡的創造力,有效提升了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與創造力的培養,也變得一帆風順。
小學美術教育對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有很深的影響。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力求教學內容的趣味性,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和培養學生自信心,并逐步提升創造力。學生們都有較強的表現欲,所以老師要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在上課開始老師就可以向同學們展示一張兒童畫,并對大家夸贊,鼓勵學生看誰比這幅畫畫得更好。學生不甘示弱,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竭盡所能去畫。老師充分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大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例如,在教畫《春天來啦》時,拿出一幅學生創作的描述春天的圖畫,展示該生的畫作:萬物復蘇,鳥語花香還有小朋友在放風箏。老師表揚學生敢于想象,在學生的世界里春天就是樹木、花草。這幅畫還有人物的出現增加了畫作的生活氣息。以此為例,鼓勵并引導其他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還有學生踴躍展示自己的畫作:春天也是冰雪融化、潺潺流水的景象等,引導學生大膽進行藝術的表現和創造。
教師也要秉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合理評價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挖掘學生潛力,幫助學生重塑自信心、大膽表現和展示自己。適時給予學生鼓勵,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和進行美術創作,而且隨著新課標的深入改革,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相同標準下,對學生作品進行分類,每類中隨機抽取作品進行展示和評價,具體到每個學生的每個作品,根據作品展現學生的心理特點,“對癥下藥”,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個性融入到美術創作中,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
總之,美術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美術教育應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是不容忽視的。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活動時,一定要完成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多角度研究有效措施,解決常見問題,美術教育事業的長遠規劃令人期待。想象力與創造力共同作用下,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有了保障,有利于人才的培養,進而在社會活動中展現出更強的主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