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
(安順市西秀區巖臘鄉三股水小學,貴州 安順 561014)
小學英語作為基礎教育學科,其不僅擔負著對學生進行基礎教學的任務,也承擔著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重要責任。小學生作為發展中的人,其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不夠全面,因此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小學英語教師將教學內容通過做游戲化教學的方式進行包裝,能夠使學生在天性的吸引下激發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最大程度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下面針對于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如下闡述。
游戲教學法以小學生的成長特性與學習心理為主進行教學設計,因而能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在運用游戲教學時需要提前進行教學目標設計,從而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1]。此外,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有效掌握,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寓教于樂的游戲教學法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中通過游戲進行英語內容講解能夠有效減輕學生英語學習的壓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學習。游戲教學法的優點在于其能夠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參與學習活動,通過游戲掌握英語知識,體現出游戲教學的特點“玩中學,學中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將游戲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結合,能夠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foot、face、nose、finger”這幾個代表身體部位的單詞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觸摸自己的身體,其他學生說出相應的單詞。比如:一個學生在講臺前摸著自己的鼻子,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說出“nose”,進而使班級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游戲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此外,處在成長初期階段的學生有著極強的模仿能力,教師的言語與行為都對學生有著深遠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謹言慎行,為學生樹立榜樣[2]。同時教師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進行教學活動,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能夠帶著輕松愉悅的心情進行學習。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職業”時,教師可以通過使用不同的動作和服裝表示其代表的職業。如“singer”,教師可以為學生唱一首歌,讓學生說出教師所表演的職業,在猜出之后,教師再對學生進行英語單詞教學,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使學生理解單詞的真正意義,深化學生記憶。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使用游戲教學法時要保證游戲教學的有序性,應當對學生提出游戲規則,使學生在游戲開展過程中遵守活動規則。在游戲教學法中每種游戲都具有相應的規則,教師結合學生的活動情況及時調整游戲規則,能夠保證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安全,在不發生擾亂課堂紀律的基礎上,保證游戲教學的有序進行。因此,游戲教學法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形式,教師必須提前對教學內容與情境進行相關設計與安排。例如:在學生初學英語字母時,教師安排學生準備不同英文字母的發卡,大家圍坐在一起,根據教師的指示尋找相對應的發卡,進而通過游戲的開展,激發學生熱情,使學生在游戲中積極學習,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深化學生的知識記憶,提高其學習效率。
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開展游戲競賽活動,通過比賽的方式加大游戲和難度,使其成為激勵學生的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效率[3]。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形式豐富的競賽活動。例如:“比一比誰記得快”;“看看誰寫得好”;“朗讀我最棒”;“故事城里你和我”等趣味英語知識競賽。教師通過形式各異的競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在比賽后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與獎勵,提高學生游戲競賽的參與度。例如:(1)小組選代表進行單詞PK 賽,每人30 個生詞,正確率高的小組將獲得獎品。(2)學生講英語故事,語言流暢,發音準確的學生獲得獎勵。通過游戲競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記憶力與口語能力。英語口語作為其語言學科的重要內容,小組練習是其最佳學習方式,有效的小組練習活動不僅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語言體驗,還能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在口語練習的初期,教師不要對學生的表達方式進行規范,不過于追求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口語表達機會,鍛煉學生小組合作能力,進而通過游戲教學法為學生創造更多可能性,進而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時代在發展,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適應不了社會發展需要,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對教學模式的創新必須加快腳步。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教育者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愈加重視,并且在教學設計中會優先考慮學生的成長特點,根據其實際需求設置教學內容。游戲教學法經過近年來的不斷實踐與完善已經獲得不小的教學成就,相信在諸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小學英語教學水平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