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堯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大屯鄉三官小學,貴州 畢節 551707)
伴隨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信息技術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現代教育技術已逐步成為中小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巧妙地運用信息技術,利用信息化資源是師生、生生之間開展學習活動的重要途徑。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簡述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微課”是數字化大背景下教育技術的新產物。在翻轉課堂上,引進“微課”,助力高效課堂,不僅提升了教師專業成長,更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有效平臺。例如在教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課時,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學習的重點,對黃河變化的原因應作深入的思考。但是文中關于河流方面的專業術語較多,如:河道、河床、懸河,這些詞語僅僅通過字面解釋來理解,對學生來說很有難度。本人在課前制作了《黃河的變化》的微課,通過動態的畫面和恰到好處的文字解釋來指導學生掌握黃河變化的原因。提前將微課上傳到班級群,這樣,上課之前學生已經在家里反復觀看視頻,自然對黃河變化的原因達到了解和掌握。通過這節微課,學生學得更加輕松快樂。再如同是四下的《蝙蝠與雷達》一課中,教學目標中有“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生愛科學、樂觀察的興趣”這樣的要求。為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開闊學生的視野,本人提前制作微課《神秘的蝙蝠》,通過有趣的動畫深入淺出地揭開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一關系。學生結合微課的講解,可以自主完成課后的思考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注意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相關配套閱讀材料、網絡、圖書館……”現代信息技術使教學的信息量在增大,可以更好地開發語文資源。它讓一線教師進一步感受到了先進教學設備和豐富教學資源的優越性,讓教學更便捷、生動、有趣,讓學生更會學、樂學、善學。
現代教育技術具有形象、動態、信息容量大等特點,這正符合小學生對具體形象事物感興趣的心理特點,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獲取、存儲與建構知識。本人在教四年級下冊《牧場之國》這篇課文時,考慮到學生對文中介紹的具有異域風情的荷蘭牧場不太熟悉,在本人的引導下,學生根據興趣自由分組,加入了“牛兒天堂考察團”、“駿馬王國觀察團”、“家畜樂園偵察團”等小組。通過動態的畫面,孩子們來到了一個神奇而美麗的牧場世界,一頭頭儀態端莊的花牛、一匹匹膘肥體壯的駿馬,學生仿佛穿越到了荷蘭,來到了美麗的牧場之國。在這種平等和諧的民主氛圍中,孩子們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學習效果自然而然地達成,何用教師再去枯燥地介紹荷蘭的牧場王國呢。再如,教學《太陽》時,需要特別注意讀好帶連續逗號和頓號的長句子。這時我們就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將學生帶入相應的情境。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嗎,沒有風、雪、雨、露,沒有草、木、鳥、獸,自然也不會有人。
語文教學中,有需要經過老師引導后學生才能突破的重難點。學習《西湖》這篇課文,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本人運用“一隅三反”的教學方法,“一”指的是教師先扶,要想學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好,“一”顯得尤為關鍵。這時,邀請學生上講臺,親自利用Hi teach的圈畫功能圈圈畫畫,教師加以批注,讓學生當當小老師,再根據學臺下生的回答,師相機教授句中的比喻句,通過抓“層層疊疊、連綿起伏”、“一山綠、一山青”感受山水畫的特點,通過抓“碩大的銀鏡”,讓學生感受來西湖湖面靜、大、亮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滲透了“讀一讀”、“劃一劃”、“說一說”的學習方法,并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激發學生熱愛西湖的情感。像這種化抽象為具象,化靜態為動態的教學方式,學生很是喜愛。此外,在《西湖》詞語教學中,采用ISR 投票功能,極大調動學生的興趣。
遠眺(tiào)碩(shuò)大 掩(yǎn)映宛(wǎn)如溶 (rònɡ)化
(1)同桌相互讀讀上面的詞語,然后用按鍵器選出自己讀錯的詞語。
(2)學生互讀詞語后選擇。
(3)反饋,鞏固認讀:()號詞語錯誤率最高?
請小組合作互讀詞語后,借助ISR 的現場投票功能,選出讀錯的詞語,然后用統計圖將易讀錯、錯誤率最高的詞語直觀呈現出來,可以快速地掌握學生學情,然后再進行集中正音。希沃軟件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走進了語文課堂,它可以無線遠程操作,進行PPT 演示、文件傳輸、實物拍照展示、觸摸板控制,為師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平臺,實現了師生的有效互動,給語文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本人在執教《月球之謎》一課,在展示孩子們的小練筆時,手機屏幕同步,利用手機拍照功能,直接將孩子們的作品傳輸到大屏幕上,及時批改,既激發孩子練筆的興趣,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讓教學變得便捷。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為一線教師打開了一扇新窗,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恰當使用,不僅可以增加教學情境創設的真實性,突破教學重難點,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使語文學習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