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力拜爾?卡麻力
(新疆 中共阿克蘇地委黨校,新疆 阿克蘇 84300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有著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旅游產業發展非常迅猛,新疆由于其具有豐富的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其旅游產業也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但與內地其他旅游產業較為發達的省份相比,新疆旅游產業的發展仍存在許多限制性因素,整體競爭力不足。要提升新疆旅游產業的競爭力,可謂任重而道遠。
豐富的旅游資源是發展旅游產業的基礎,新疆的旅游資源較為豐富,其旅游資源主要分為三大類:
新疆不僅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也是我國陸地邊境線最長,毗鄰國家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與8個國家接壤。新疆境內地質形態各異,涵蓋了戈壁、沙漠、草原、盆地等多種地形,呈現出豐富的自然風貌,如塔里木河、伊犁河和額爾齊斯河三大河流,阿爾泰山、天山和喀喇昆侖山三大山脈,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兩大沙漠,準噶爾盆地和吐魯番盆地兩大盆地,無不展現出豐富而又獨特的自然風貌,提供了廣闊的旅游空間。由此,新疆成為我國西北地區擁有5A級旅游景區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
新疆是我國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在連接東西方的紐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新疆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喀什噶爾古城景區、回王陵、交河故城、蘇公塔、阿斯塔那古墓群、艾提尕爾清真寺、香妃墓、阿曼尼莎汗陵墓,都是遠近聞名極具吸引力的文物古跡。
新疆少數民族眾多,各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等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構成了新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新疆是我國著名的歌舞之鄉、瓜果之鄉,近年來,新疆的飲食文化、民俗文化、歌舞文化資源等不斷被開發,形成了絲綢之路歌舞節、刀郎木卡姆藝術節、哈密瓜果節、吐魯番葡萄節、沙灣大盤文化節、吐魯番拌面文化節、諾魯孜節和吐魯番杏花節、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文藝演出會等旅游項目。
雖然新疆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但受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事實上當前新疆旅游產業的發展水平仍相對落后。限制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旅游產業是由一系列配套產業構成的,包括住宿、餐飲、娛樂、購物等等,這些與景點旅游相結合,便構成了完整的旅游產業體系。目前,對于新疆而言,雖然旅游資源較為豐富,但與之配套的相關產業不夠發達。近年來,新疆的娛樂和游覽發展較為緩慢,同時旅游購物的發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旅游產業不平衡,缺乏相應的配套產業,這不僅大大降低了外地游客到新疆旅游的興趣,更是嚴重制約了新疆旅游業對當地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新疆雖然旅游資源豐富,景區較多,但其服務質量卻亟待提高。很多景區軟硬件條件都相對較差,不僅基礎設施較差,數量少,而且很多景點缺乏專業的講解員或志愿員,沒法給游客提供專業講解,從而讓游客領略景區的獨特魅力。不僅如此,景區區域服務水平的差異也很明顯,例如烏魯木齊及周邊景區的服務水平遠高于邊遠地區景區的服務水平,由此以來,就會赴疆旅游的游客在游覽地選擇方面出現單一化、集中化傾向,不利于整個新疆地區旅游產業的均衡發展。
當前,新疆旅游產業主要由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私有經濟、個體經濟、外商投資五種成分組成。雖然說成分構成較為豐富,但其在整體上,存在著國有經濟占比過大的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機制靈活,能夠更好地促進市場競爭和創新。但近年來,雖然新疆的飯店、旅行社的數量在逐漸增長,但大多數是非旅游部門的各級行政單位、事業單位所投資,國有成分占比過大,民營企業投資占比較小。旅游產業屬于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產業,國有經濟占比過高阻礙了民營經濟的進入,同時由于國有企業市場化程度較低,容易導致企業內部權責不明、政企不分和管理不善等問題。進而導致整個新疆旅游業發展模式固化、缺乏競爭力、大眾參與度較低,不利于新疆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交通基礎設施及其他配套基礎設施的支持。新疆旅游資源雖然異常豐富,但由于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滯后,嚴重制約了各景區的接納和承載能力。以交通為例,內地到新疆坐火車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坐飛機也至少需要2個小時。到了新疆之后,大多數景區又必須經烏魯木齊周轉,一方面新疆地域遼闊,從烏魯木齊到新疆很多景區的距離都較遠,耗時長,而另一方面烏魯木齊的交通運輸網絡又不是很發達,周轉效率低。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滯后令很多外來游客望而生畏,也是制約新疆旅游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新疆雖然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但由于旅游配套產業不完善、基礎設施滯后等因素的制約,旅游產業的競爭力不足。為提升新疆旅游產業的競爭力,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旅游產業的發展與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新疆必須大力發展旅游配套產業,包括住宿、餐飲、游覽和娛樂產業等等,補齊旅游產業相關配套產業的短板,這樣一方面可使當地旅游產業體系更加完善,而另一方面又能增強赴疆游客的體驗感,滿足新時代游客、驢友的多元化需求,更好地吸引廣大游客到新疆旅游。
新疆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但并未形成獨特的品牌,從而制約了當地旅游產業的競爭力,也不利于對外宣傳和增強吸引力。新疆坐擁豐富的旅游資源,卻沒有很好地進行宣傳,策略和口號都過于老舊,給人一種千篇一律的乏味感,品牌形象不足,沒有形成自身特色,凸顯品牌主題和增強客戶感受。這不僅不利于新疆旅游產業的整合和延伸,而且可能導致競爭對手的惡性競爭和相互傾軋。為此,新疆可結合自身區位優勢,深入挖掘資源潛力,加強自治區內旅游資源的整合,增加自治區各地區相關旅游合作機會,依據各地旅游特色,打造特色旅游產品和特色旅游服務。同時各地區可聯合開展旅游主題活動,進一步培育當地旅游市場。另一方面,新疆可嘗試和知名企業合作,形成新疆 旅游品牌疊加效應。借助品牌效應來推動新疆旅游 產品的結構優化、旅游環境的整體優化,提升新疆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
基礎設施的滯后嚴重制約了新疆旅游產業的發展,因此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顯得刻不容緩,應大力發展公路、鐵路、機場、廁所等各類基礎設施。當然,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新疆在均衡發展不同類型交通基礎設施的同時,應大力發展高鐵和機場,新疆地域遼闊,不同地區之間的距離動輒數百公里,通過汽車或普通火車進行中轉耗時過長,只有大力發展支線航班以及動車高鐵,才能在不同城市之間開展快速、靈活的運輸,為各地游客到新疆地區旅游提供應有的便利。
新疆在我國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區位優勢非常顯著,其地處歐亞中部,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接壤,邊境線長 5600 公里,約占全國陸地邊境線的四分之一。與我國其他省份相比,新疆可充分發揮其地域優勢,在旅游業方面開展國際合作。例如2016年以來,新疆曾開發出中國至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蒙古等國家的跨境自駕旅游路線,填補了我國與周邊國家跨境旅游產品缺失的空白,成為旅游產業國際合作的典范。未來,新疆可在旅游產業方面進一步開展國際合作,當然不僅需要“走出去”,也要“引進來”,新疆還可以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吸引周邊國家游客到新疆旅游,或借道新疆到內地旅游。
景區服務水平的相對滯后嚴重影響了客戶的體驗感,新疆地區各景區需大力提升景區服務水平,要在軟硬件方面做到同步更新。在硬件方面,要努力完善景區及周邊相關生活、休閑和娛樂等設施,在軟件方面,則要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而要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一方面,新疆可向內地其他省份的優秀景區學習,通過派人參觀、交流調研等方式取經。另一方面,則需加強對現有景區人員的培訓,提升其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并大力引進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