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樸
(盈科(合肥)律師事務所,安徽 合肥 230000)
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受到其規模及盈利水平等原因,企業在流程設計、人員配置、崗位設置、制度建設等方面并不完善,管理水平較低。由于我國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時間較短,實踐中較大規模的企業才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在目前經濟環境快速變化的情況下,控制開支及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需求凸顯。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現代管理工具之一,在成本控制及降低經營風險方面,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現如下:(1)預算不準,作用不大。管理層認為預算是對未來的預期估計,實際存在較大差異,做出大量的預算前期工作,導致不精確的結果,認定實施預算作用不大。(2)預算是財務的事情,與其他部門并無多大關系。由于預算管理中的宣傳與實施全面預算中多數也是財經類書籍報刊所倡導,企業一些預算管理辦公室設置在財務部,預算管理中存在大量的數據表格處理,形成了預算是財務部門的工作,預算與核算混為一談。(3)預算會影響工作效率。預算管理中設定了一定量的表格,設定和規范了審批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由性”,故一些人員認為實施預算管理影響了業務開拓及工作效率。(4)預算表格追求“大而全”。一些企業在設計預算表格時候過于復雜,脫離了企業的管理基礎,導致企業人員認為實施預算管理時機未到。
中小企業實踐中預算編制較為粗糙,主要表現在(1)預算目標不切合實際。企業對于戰略目標采取 “大躍進式”方式設定,分解到戰略目標時,執行層根本無法完成年度預算目標。(2)預算指標分解較為隨意。實踐中一些中小企業預算指標分解靠“拍腦袋”,不結合產品特點、營銷模式、市場成熟度、業績重心等因素,從而使得分解后的預算目標與實際工作成果差異較大。(3)工作計劃不夠系統,導致預算不完整。預算的邏輯性很強,預算來源于經過管理層認可的年度工作計劃,相關年度計劃不夠完善,從而顯示預算匹配度不足,進而影響到預算考核。(4)預算授權不明確。預算強調授權管理,以明確目標和提高效率。但是實踐中,一些企業對于預先做出的預算,按照通常的模式進行實質性討論決策,預算授權得不到落實,預算的權威性受損。
預算的執行控制在預算管理中處于特別重要的地位,中小企業在預算分析控制中存在如下問題:(1)預算分析形式化,分析不深入。利用預算分析找出原因,從而進行管理改進,是預算核心價值之一。一些中小企業預算分析工作中,主要是財務在分析、匯報,而各個預算責任單位對于預算分析控制并沒有真正的參與其中,這顯然是本末倒置。(2)濫用預算追加與調整程序。出現了預算差異后,各個預算責任主體更多強調客觀不可控原因,申請預算的追加與調整,不利于預算指標的分析改進,使預算執行控制流于形式。(3)預算分析控制與績效聯系不緊密。通過預算結果與績效指標,讓公司利益與員工利益聯系為一體,有利于預算管理的實施。
預算不是決算,在一定范圍內的可控偏差是可以接受的,有效的預算管理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特別降低是財務風險,撇除企業對預算偏差、預算影響效率、預算與其他部門關系不大等錯誤認識,加強對全面預算的功能及預算實施方法進行深刻的學習與理解,中小企業要想用好全面預算這個管理工具,必須加強治理層及執行層對預算管理作用的認識,在系統理解與掌握全面預算管理功能及方法后,實施預算管理工作。
在充分了解全面預算管理的功能及方法之后,如何結合企業所處發展階段,建立切合實際的企業的預算編制方法。結合我國中小企業的特點,加大對工作計劃的工作力度及預算附屬表格的設計,彰顯工作計劃與工作實踐的結合。預算編制的表現形式為財務報表,而財務報表數據之間的邏輯性很強,預算管理通常以銷售預算為起點,在滿足銷售目標的過程中對產能、人員招聘、相關費用、資金、采購等各個資源進行匹配,各個數據“牽一發而動全身”,這體現出預算的邏輯性,符合邏輯的預算數據才具備實施的可能,加強對銷售預算、資金預算、采購預算、人力資源預算、固定資產投資預算、費用等預算之間等數據邏輯分析,切實做好預算管理的基礎工作。
各個預算責任主體應設置預算手工或行細化管理臺賬,及時、準確了解各自的預算執行情況,并就其中的原因進行分析。預算管理機構定期召開相關預算分析會,找尋預算與實際差距背后的原因,非符合一定條件,堅決慎用預算調整與追加程序。
隨著國際國內市場環境變化,中小企業需要更多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中小企業自身需要下功夫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利用全面預算管理幫助企業發展已經為企業的共識。我國中小企業也逐漸認識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相信未來全面預算管理這個工具在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進程中發揮愈來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