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蔚暄
(南昌市第十七中學,江西 南昌 330000)
微視頻(又稱視頻分享類短片)是近幾年興起的新生事物,指個體通過PC、手機、攝像頭、DV、DC、MP4等多種視頻終端攝錄、上傳互聯網進而播放共享的短則30秒,長的一般在20分鐘左右,內容廣泛,視頻形態多樣,涵蓋小電影、紀錄短片、DV短片、視頻剪輯、廣告片段等的視頻短片的統稱。‘短、快、精’、大眾參與性、隨時隨地、隨意性是微視頻的最大特點。借助微視頻的互動性、內容凝練性等特點,通過教師、學生自主制作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等方式,達到讓人耳目一新、過目不忘的目的,進而極大的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效率,全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主要對微視頻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眾所周知,微視頻具有極高的互動屬性,視頻媒介可以進行單向、雙向甚至多向的互動交流。高中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屬于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等偏重理科的教學內容,書本的知識點往往枯燥乏味,部分內容甚至晦澀難懂,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僅僅采用“學生自習+教師講授+學生理解”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來實現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目的是較為困難的。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就必須與采用時俱進地新方式、新方法,微視頻教學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1]。借助于微視頻的互動屬性,提升課堂互動頻率,拉進學生與書本知識的距離,讓學習積極主動地學習,以達到掌握學習內容的目的。例如在學習計算機技術這一模塊時,為了讓學生充分掌握計算機語言的基本內容,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阿爾法圍棋”戰勝人類圍棋高手的經典之戰的微視頻,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并就“阿爾法圍棋”為何能夠戰勝圍棋高手進行互動討論,同時也可讓學生自己制作、收集關于計算機語言對于人類社會產生巨大變革的微視頻,最后讓學生充分了解計算機語言的強大能力,意識到學習計算機語言的重要性,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對計算機語言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從而實現教學目標[2]。
微視頻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制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極富感染力地傳播給受眾。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把握微視頻“短、快、精”這一特點,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最全面的知識要點,以極具沖擊力的方式傳遞給每一位學生。制作的微視頻要節奏緊湊,架構清晰,生動活潑,視覺沖擊力強且富有感染力。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注意積累素材,并熟練掌握信息傳播的規律與特點[3]。例如在學習收發電子郵件這一章節時,因為書本中對于收發電子郵件的介紹較為繁瑣,學生很難從教材的學習中產生直觀印象,生動活潑、極具感染力的微視頻便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缺陷。通過制作一個收發電子郵件的微視頻,視頻中“發送”、“接收”、“標題欄”、“郵件主題”等內容按鈕均活化為動畫形象,通過每一個動畫形象生動活潑的自我描述,將大量的、分散的知識點進行了高度融合,將枯燥的、較難理解的操作原理進行了立體呈現,在短短10分鐘內,將書本中大量的知識內容向學生進行了集中呈現,也讓學生對所要教授的內容產生了深刻印象,從而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和原理[4]。
短視頻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內容形式不拘一格、多種多樣。我們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較為單一,往往都是采用老師傳授,學生理解,習題增強記憶的方法,但是對于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因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很難適應信息技術的教學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活動中勇于創新,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微視頻恰恰豐富了我們單一的教學模式。微視頻的視頻內容靈活多變、多種多樣,而且視頻對學生的感官刺激天然優于書面文字和聲音,容易給學生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通過多種內容、多種形式的微視頻,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內容進行立體式、全方位地呈現,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課堂效率,進而提升教學品質[5]。比如在學習“信息及其特征”這一章節時,由于內容理論性較強,學生理解較為困難,微視頻多樣化屬性的優勢在此處就凸顯了出來。短視頻的制作內容不要拘泥于書本中枯燥的文字,而是首先通過形象地列舉日常生活中信息的傳播形式,讓學生認識到信息的傳播并不神秘,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就一下子拉進了學生與本章學習內容的距離,讓本來枯燥難懂的知識點回歸了簡單的本質,幫助學生理解了各種概念。對于比較拗口、難以記憶的知識點,還可以通過制作包含知識點的微視頻進行反復播放,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要點,化繁為簡。
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由于其具有獨有的屬性,如果僅僅依靠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達成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善于發現總結,敢于探索創新。微視頻的誕生是信息化時代的必然產物,我們要與時俱進,充分重視微視頻對于信息技術教學的巨大作用,將微視頻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高度融合,進而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