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軒
(南昌市洪都小學,江西 南昌 330024)
多媒體輔助在日常授課中應用并普及,優化了學習手段,豐富了教學的密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樂趣,促進了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從而大大豐富了日常授課的效率。在小學,數學課的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教學,運用多媒體的豐富的動畫與知識相結合來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難點,重點。本文針對如何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并在小學的數學教學里發揮出它的強大優勢做出闡述。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學生們的生活經驗,去設計出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活動來進行數學教學,比如通過講故事、玩游戲、演示、表演等,激發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故事情境中理解問題學習數學知識。然而,僅僅憑借著傳統的手段教學來做到這些確實很難,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其在教育領域也得到廣泛的應用與發展[1]。
在小學數學學中做到生動想象的教育教學,是每一位數學教師在課堂實踐中時經常思索的問題。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進行輔助可以較好的解決這樣的問題。將數學知識利用多媒體制作出學生們喜歡的視頻內容,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們學習興趣,形象的動畫吸引著學生的眼球,使學生形成圖像記憶,從而使感性認識變化為理性認識,進而挖掘出事物運動與數字模型之間本質的聯系,多媒體教學真正意義上的提高了學生們對數學的認知。
多媒體通過視頻,音頻,文本,圖片等交互式方式,可讓教學過中程圖文并茂、生動像形,知識面更寬廣。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讓教師避免了大量通過板書書寫的繁重工作,節約了教學時間,讓師生們有更多的空余時間進行交流溝通,加快學習進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2]。加快學習進度的同時增加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緩解因為學生基礎差,學習的時間緊,進度緩慢的問題。于此同時,多媒體包含的素材豐富,學生們在課堂的學習中,不僅能夠學到教材中固有的內容,還能接觸到教材內容相關的知識,拓寬知識面[3]。
多媒體可以很好地展現出直觀的情景模擬,把教材中抽象知識轉變成直觀的視頻、圖片進行顯示,這樣一來可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在直觀情境模擬中,小學學生更可以有效理的解教材內的知識,并嘗試運用,通過這些知識實際解決問題,讓他們的探究能力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提高[4]。比如,在進行“三角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出一些生活中常見三角形物體,比如電線桿支架、三角形的告示牌,通過直觀展示圖片,使學生在直觀上了解認識三角形的形狀,學習三角形的穩固的屬性,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并且掌握三角形的概念與性質。顯然,多媒體的應用更能讓小學生理解教材,強化了小學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小學階段里,數學教學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加減乘除,也不只是簡單的運用數學知識解答相應的應用題,數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有廣闊的知識和概念體系,在生活領域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是物理和化學的基礎,更是許多高深學問的入門基礎。我們要在教學中通過對小學生灌輸一定的數學知識和概念體系,逐漸的培養其數學解題思維和思考方式,為以后的成長和學業生涯打下一定的基礎。而在數學教學中總會遇到一些難點,學生不是能夠很好理解,或者說學生對相關的概念理解和知識內容掌握不到位。因此,在數學教學的課堂中中融入新型多媒體技術,通過視頻、圖片、以及相關的網上有關于數學內容的不同講解,通過現有的多媒體設備的全面的向同學們進行展示,同時加上課堂老師的講解,更有助于學生們的理解和對難點的突破[5]。
比如,在認識分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教材去設計動畫效果:兩位同學平分四個蘋果,他們每人分到兩個蘋果,即四個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之后進行教材的展示:甲乙丙丁四個小朋友平分四個蘋果,每個小朋友可以分到多少。指出問題后,讓學生積極的分析與思考,經過小組討論,得出答案:每一個小朋友可以分到了四分之一個蘋果,逐漸認識從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過程,從而對分數產生初步的認知。由此可見,在多媒體的動態模擬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有趣的課堂學習環境,可以調動起他們探究意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通過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可以極大的調動起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多媒體可以創設的直觀生動、豐富有趣的教學情境模擬,使得學生可以直觀的接受教材內的抽象知識,大大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可以激發出他們的學習的興趣,他們的數學思維可以在探究中不斷獲得發展。但是,教師也要注意到計算機只是眾多方案中之一的輔助教具,切不可以喧賓奪主過于將教學依賴于多媒體。課程教學中是否應用多媒體,可以取決于于教學的需求,應該以為教學服務為起點,從而達到最優教學的效果,讓課堂授課在多媒體的輔助教育下高效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