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世偉
(貴州省頂效經濟開發區中學,貴州 義龍 562409)
隨著信息技術科學的迅猛發展,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各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育領域研究中信息技術更是至關重要,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的學習生活離不開信息技術,而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術基本知識、關鍵能力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理解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抓住其具體表現,強化信息意識、啟迪計算思維、培養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賦予社會責任。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飲食、衣著、住宅、生產工具屬于物質文化的內容;語言、文字、文學、科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節日和傳統等屬于精神文化的內容。
這樣的兩種風格不同的文化如何能把他們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我們發現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過程正是宣揚民族文化最好的方式,如何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能夠通過網絡獲得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識,培養民族精神,是我們信息技術教師一直在探討的問題。
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信息技術不僅是學生的學習內容,而且也是學生的學習工具。從未來來看,它更是信息時代公民進行終身學習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環境。掌握好這一工具,有利于學生把信息技術應用于其他科目內容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有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升今后在信息社會中的工作與生活的質量。
將民族文化融入信息技術教學時,利用圖片、聲音、動畫等形式,能很好的提升學習的趣味性,通過多種形式、角度認識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的產生、形成、歷史背景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展現給學生,使得枯燥、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靈活,讓學生更容易記憶和掌握民族文化知識。
對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之一。但是傳統教學的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工具有限,使得本來就枯燥的民族文化知識更加枯燥,越來越多的學生沒有了學習興趣,而 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目的就是要使學生能學以致用,我們可以在信息技術課教學過程中開展以民族文化為主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加深對民族文化的了解。比如在教學使用繪畫工具時,我們就搜索一些與民族文化有關的圖片來繪制。如:“壯族頭飾”、苗族服飾、民族樂器等,這樣不僅讓學生學會了繪畫知識,又能夠了解我們各民族文化。
在講到“制作電子板報”時,我們可以用“家鄉民族文化”為主題,要求收集家鄉的不同民族的服飾圖片、風景、人物圖片、生活圖片、文字說明來作為素材,制作出圖文并茂的介紹家鄉民族文化的電子板報。每個學生都會充分挖掘自己家鄉的民族文化素材,有些通過網上查找,有些通過家人、朋友收集,總之想盡辦法收集到自己獨特的素材,制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可以學會電子板報的制作過程,在收集素材的同時也會對自己家鄉的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眾所周知,學生要了解民族文化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興趣。為突破教學由于地域、時空等因素的局限,利用網絡把相關的影視資料、動畫、圖像巧妙的加以組合,在教學中播放,有利于學生跳出思維的局限,把和民族文化相關的問題和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通過信息技術緊密地整合在一起,縮短教學內容和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既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加深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單靠課堂上講述還是不夠的,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也就是聽說的事情不如親眼看到的真實,看到的又不如自己親自參與的印象深刻。況且了解民族文化不是一兩節課就能做到的,還需要長時間地用心去體會,由于學生都是來自不同的地域,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假期學生放假回家,給學生布置一些相關任務。讓他們收集身邊相關的民族文化素材,發現自己身邊的一些與民族文化有關的事情,并整理自己所見所聞的,能體現出民族特點的關于工作、生活方面的圖片或視頻,收集整理后通過QQ傳給老師或者開學后交給老師。老師通過評比選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展示,以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可以了解自己身邊的民族文化,同時也可以了解其他地域的民族文化,這也是傳播民族文化的一種方式。
信息本身就是一門基礎學科,工具學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現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信息技術的學習不應也不可能局限于信息技術知識的本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融入民族文化,從一定層面上看是為了學生更方便地學習民族文化,但從長遠看,則是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確切地說是學會更好的學習。讓學生能從開拓、創新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應用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而這種思維習慣,學習習慣必將影響到學生其它學科的學習。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任何一種知識的學習和利用都可以讓學生學有所得。利用信息技術,學生的終身學習可以得到更好的實現。換言之,信息技術不僅會成為學生受用終身的學習工具,更將成為學生一生當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重要武器。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是傳遞民族文化教育的最好的載體,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特點,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識。通過在信息技術課中滲透民族文化教育,使學生有民族憂患的意識,為國家的前途發奮圖強、盡責盡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適度的使用信息技術和處理好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才能發揮信息技術與民族文化融合的最大效果,才能真正實現現代化教育教學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