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金榮
(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太和鎮中心小學,江西 撫州 344505)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大多數小學對于語文課程的改進方案正在逐一的展開當中。面對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老師只能將語文知識點通過黑板在課堂上進行一一的展示,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快速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對于一些抽象的語言文字,空間想象能力欠佳的學生將不能夠完全的吸收和理解,如果在日積月累中不加強對語言文字的訓練,將會逐漸的失去對課堂的關注度,甚至產生厭學的心理。因此,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和作業方案的更改,是每一位老師所必須考慮的問題。
小學語文作為孩子的語言啟蒙教育,對以后十幾年的學習生涯具有至關的積淀作用,語文老師只有為學生們打開一扇適合學生發展的大門,才能夠最大程度的將語言的文字魅力拓展給學生。每位老師要充分地結合課堂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們的學習態度,來制定合理合量的作業,通過作業的布置來對教學課堂進行深一步的延伸和發展,促進每一位學生能夠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通過作業的形式加以鞏固和記憶,從而幫助每一位學生高效的完成作業。在學習一段時間過后,每個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要有一個回顧和了解,學習自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師可以提供設定好的選項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了解自己是否達到了相關的學習要求,其次,同學之間可以進行互相評價,從而能夠從側面更加客觀的了解到自己真實的學習能力。積極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改正自己的不足,從而鞭策自己在未來學習中更加努力。
作業是對語文課堂的延伸和發展,也是促進學生們能夠合理地完成作業和鞏固能力的重要手段。好的作業設計將可以激發每個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從而進一步促進他們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狀況和記憶能力。在應試的教學下,每日的語文作業具有一定的重復和單一性,枯燥乏味的抄寫以及死機硬背的作業布置方式,讓學生們在日積月累的學習當中產生了應付的心理,嚴重的降低了學生們對于作業學習興趣的關注度。如果學生們對語文作業一旦出現應付心理,不僅會使老師在課堂中的教學內容付諸東流,也會使每位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將寫作業當成一種生活的負擔。
顧名思義,面批的方法就是讓老師與學生通過不定時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來對一段時間的作業情況進行分析和溝通,通過學生對老師對自己學習狀態的評價來不斷的改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而老師通過學生的學習想法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來不斷的進行科學化的指導,幫助每一位學生盡快的走出學習的困難,從而達到互幫互助的雙贏局面。如果老師可以通過一對一的面談方式,當面的指出每位學生在作業當中所存在的錯誤問題,并且可以具體指出某次作業當中問題出現的原因,將可以讓學生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自己是否是因為學習態度的不端正,所引起作業質量的下降,這樣做不僅可以讓教師對課堂的教學方法進行延伸和拓展,也可以不斷的增強師生之間的密切聯系。
現在由于教學標準的改變,許多小學把課堂時間研制到45 分鐘,在對于低年級課堂的教學當中,老師對于教材課本中新知識的講解,并不需要運用整個課堂時間來進行充分的講解,而是應該在制定高效的教學流程的同時,在課堂上留出5 到15 分鐘的時間來讓學生們對課堂所講解的內容進行練習,而老師通過對學生課堂測試的檢查,將可以進一步了解每位學生的聽課效率,并通過統計的方法來分析每位學生是否有認真聽講,如果能夠密切的關注學生們的課堂表現并不斷地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將可以大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當中,往往在一整節課的講解中,老師總是一個人將知識點通過自我的描述來進行講解,這樣子確實可以使學生們吸收到考試中所應該掌握的信息點,但是卻并不利于每位學生進行自主課堂的學習,更不利于他們培養邏輯性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因此,老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來展開課堂的教學和作業的布置,通過成立合作小組的方式,進一步加強學生自主能力意識的形成。
為了能夠更好地激勵學生,增強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改變使用對錯號來對作業的批改模式。很多語文教師的從業者為了能夠更快地批改作業,只使用簡單的對號和綽號來進行作文內容的批改,使學生們在千篇一律的批改方式當中漸漸的失去了對作業反思的興趣,而是運用應付的心理完成語文作業,因此,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豐富作業的批改符號,讓學生們能夠充分的理解老師在批改作業當中運用符號所帶來的意義。
講究作業批改的藝術,能使學生獨立自覺、認真、充滿信心,更好地完成作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被很好地激發之后,學生作業的效率也就大幅度提高了,被動的作業心理也就隨之消除了。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責任就是培養祖國未來的花朵,也許只要我們在作業批改中多一分關心,多一點寬容,提供給孩子們的就是那一片自由自在的屬于他們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