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河南省煤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的的持續深入,不少國有企業也處在不斷發展和轉型的過程中,而隨著企業員工逐漸向80后甚至90后轉變,這些員工的個性特征也對企業團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新時期的年輕一代,他們對個人價值的追求更加迫切,也擁有更加鮮明的個性特征,而企業團組織一直以來所因循的傳統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形勢,必須進行積極的調整和優化,通過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創新,繼續發揮團委的服務作用和引領作用,及時了解青年員工的實際特點和需求,協助其盡快適應企業的要求,樹立足夠的責任意識,通過積極工作來實現個人價值,與企業共同成長。
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而企業團委則是站在企業的角度,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有利于共青團事業的發展、有利于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有利于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的角度,研究擴大了共青團工作的范圍。此外,企業團委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輔助企業開展人力資源的發展工作;增強企業內部員工的責任意識;使企業青年能夠理解企業文化,支持并幫助發展企業;幫助建立一個能夠激勵員工、約束員工、自主決策的執行體制;幫助企業培養和選拔一批優秀的后備人才資源;增加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紐帶等,從而能夠更好地發揮企業團委的作用,促進企業發展,團結企業青年,提高企業內部凝聚力,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
當前,國有企業共青團工作存在一些問題。由于共青團組織從功能定位和思想意識兩方面都沒有作出適應形勢的及時轉變,團組織工作陷入一個不利的局面,影響力日趨減弱。同時,面臨國企改革,政工性質的團組織在企業制度下,機構設置方面面臨尷尬局面,團干部由于同樣面臨工作壓力和競爭,思想也出現不穩定的現象。而人才流動日益常見,對團員青年的管理難度也加大了,由于國企改革的滯后,缺乏其他性質企業的活力,國企青年團員的流失現象也日益嚴重。結合筆者所任職的國有企業,對目前企業團組織工作的現狀和不足之處進行歸納:
實事求是地講,當前有不少國有企業在團組織工作的開展方面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首先是企業以盈利為目的,在日常的生產活動和市場推廣中承擔了較大的壓力,因此往往對團委工作思想重視程度較低,表現為各類活動開展力度較低,不肯投入資金和人力,且團組織所設置的人員編制也不多,共青團工作形同虛設。
絕大部分國有企業均設立著團委機構,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是走過場了事,存在著明顯的形式主義,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都不夠重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團組織作用的發揮。
團委工作面對的是一群年輕人,然而不少國有企業依舊因循了傳統的較為古板的工作開展模式,組織的活動從形式到內容都脫離實際,與青年員工關心的問題較少有交集,且離企業生產管理實際聯系也不多,導致團員青年喪失了積極性。
企業團委工作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在工作中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立足企業長遠利益和工作實際需求,將發展效益與發展質量相結合,把團的工作與青年員工的實際需求相結合,突出工作重點,從而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凝聚力。同時還要堅持不懈的用科學的力量來武裝青年員工的頭腦,讓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工作能動性,增強自身的工作創新能力。除此之外,企業團委還要增強員工的團員意識,在工作中能夠以一個團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激發他們的爭先創優熱情。團組織可以展開“青年文明工作者”、“青年安全生產監督崗位”等選拔活動,調動青年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推動企業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還能夠保證團委工作的質量,擴大團委的工作影響力,在企業中形成良好的團組織意識,讓更多的員工能夠參與到團委工作當中去。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技術、管理、產品等,但最終還是落在“人”上,人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綜合實力的核心,因此在開展團委工作時也應引入人本主義理念,將青年員工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進行考慮,隨時關注青年員工的思想走向,不但鼓勵其努力工作,也應強化和青年員工日常的交流,從而及時了解其心理。通過和諧奮進的企業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使員工能夠在愉悅和積極的氛圍中工作成長,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做好職工思想穩定工作,不能僅僅靠黨支部書記、基層工會主席唱獨角戲。在實踐工作中,筆者深刻體會到:沒有行政領導,沒有班子成員的支持,一個人就是有三頭六臂也難以做好思想穩定工作。班子成員要團結,思想要統一,如果班子成員拉幫結派,“各打各的旗,各吹各的號”,扇陰風,唱反調,陰奉陽違,那就很難做好穩定工作。班子成員要履行“一崗多責”,共同擔當起思想穩定工作的重任。如果沒有一個團結的班子,就難以有一個和諧的團隊,穩定的隊伍。
新時期,必須明確團委工作在企業穩定運營及長遠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改進創新工作模式和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職能,加強企業內部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企業廣大年輕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通過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樹立以人文本工作理念,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加大基層組織建設力度等策略,進而才能打破企業團委工作瓶頸,實現新時期企業團委工作的創新發展,為推動企業改革和轉型奠定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