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新疆中共庫爾勒市委員會黨校,新疆 庫爾勒 841000)
扶貧既要扶志也要扶智,擺脫貧困首要并不是擺脫物質的貧困,而是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貧窮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頭腦空空,怕的是知識匱乏、精神委頓。脫貧致富不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腦袋。物質層面的脫貧結合信心技能的脫貧,才能真正解決貧困問題,達到精簡脫貧的目標。扶志扶智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貧困方和扶貧人員的雙向合作,要把貧困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引導貧困群眾發揚自力更生精神,激發改變貧困面貌的干勁和決心,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扶貧幫扶干部要貼近貧困群眾,了解貧困群眾真正的需求,做到精準幫扶。基于建立雙方良好的扶助關系,首先要確立脫貧目標,樹立脫貧志氣,其次從扶智上積極促進貧困家庭成員學習技術提高發展能力,跟上時代的腳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徹底脫貧。
從貧困戶本身來看,由于他們大多數人上學讀書時間少,少數民族地區初中畢業的都很少,國語交流能力弱,加上長期的貧困缺乏改變的信心,而根據自身的能力無法實現脫貧的目標,一旦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往往會把所有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在扶貧工作中出現了少數已經在經濟收入上實現脫貧的困難戶仍不愿意脫離扶貧的現象,他們認為現狀并不能夠滿足,甚至提出更多的要求。究其原因是,這些困難戶認為自己無法對抗未來的不確定因素,有可能使他們再次陷入困境,從而過于依靠扶貧政策來保障現有的生活,以致獲得安全感。簡而言之,他們認為自己并不具備脫貧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好的成效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和干部的努力,但針對不同階段和不同情況,相關政策制度更新不及時或有偏差,易導致形式主義,也是空談扶貧。由上而下的支持力不足,增加扶貧干部工作壓力,缺少對干部的人文關懷,也將致使工作無法順利開展。政策產生偏差不及時修正,出現疑惑之聲,動搖群眾決心,同樣成為扶貧致富之路的阻礙。
通過分析貧困戶和基層人員以及政策制度問題,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從“志”與“智”兩個方面,提出以下針對性建議:
有志者,事竟成,首先要堅定群眾脫貧致富的志向,建立信心。通過多種宣傳方式給群眾樹立榜樣,讓群眾明事理,懂道理,明白一味地依靠他人不能獲得安全感,要自覺形成自力更生、脫貧光榮的觀念。其次要助長脫貧志氣,堅定決心。這靠的不僅是黨和政府的堅強決心,也緊緊依靠群眾的堅強力量。最后是要培育脫貧志愿,有恒心。黨不忘初心,群眾不丟耐心,實現致富之路是漫漫路程,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踏實干好。政府積極引導貧困戶的發展愿望,將其轉化為前進動力,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幫助貧困群眾逐漸擺脫對扶持的依賴,增強自信心,從而找到改善生活和穩定發展的方向和可行途徑。
例一:鐵克其鄉中恰其村貧困戶吐爾遜·努拉洪,家有四口人,因自身發展動力不足并住房條件較差,在中恰其村無土地,家庭收入低無法承擔建房資金納入貧困戶。在精準扶貧工作的大力宣傳下,吐爾遜·努拉洪夫妻倆主動要求脫貧,積極向扶貧人員咨詢相關政策問題,配合扶貧工作,隨后,吐爾遜·努拉洪夫妻倆在鄉村兩級的支持和幫助下,主動學習養殖技術,利用扶貧小額信貸購買了扶貧羊,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下,年收豐厚,逐步實現了穩定脫貧。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第一,給困難群眾普及相關科學知識,明白“是什么、為什么”的道理。其中包括自然、社會方面的科學知識,在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下發展經濟,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既要懂得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要處理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第二,大力弘揚科學思想,讓大家知道“該怎樣、能怎樣”的要求。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理論、實踐與貧困群眾的思想結合起來,讓他們深知榮辱、明辨是非、辨別美丑,理直又氣壯、心平又氣和。第三,幫助群眾找到科學的方法,知道“做什么、怎么做”的路徑。通過傳授科學的謀劃,有計劃地行事,借助敢想敢干的勇氣,善于利用互聯網為自己謀福利,同時要傳授科學做事的方法,學習和獲取各種生產、生活技能;根據情況及時調整發展方向,滿足發展需求,努力實現適銷對路;積極響應號召,堅持政策導向,跟緊時代的腳步。
例二:鐵克其鄉中恰其村貧困戶艾山·克熱木,家有三口人,因其母常年有病,導致本身就沒有什么收入來源的家庭狀況越來越差,還欠了外債,妻子不堪重負與其離婚,剩下老母孩子三人相依為命。艾山·克熱木在村委會的指引與幫助下,通過技能培訓,學習了專業的動物養殖知識,并在村委會的幫助下,艾山·克熱木運用學到的知識,科學養殖26只羊,還在市十九中當上了保安,經過自己的努力,艾山·克熱木不僅還清了外債,還實現了穩定脫貧。
脫貧攻堅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政府、群眾、企業需要共同發力,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激發貧苦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通過各方合力,相信會讓更多的貧困群眾更快地走出貧困,邁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總而言之,“扶貧攻堅戰役”,不以物質救助為最終目標,扶貧工作要杜絕形成“等靠要”的思想,扶貧要把“輸血”變為“造血”,將扶志扶智與扶貧融為一體,堅持扶貧一路到底,讓群眾堅信不是一度脫貧,也不會再度返貧,同時結合業務、技術方面的培訓,讓貧困群眾學會一門生存手藝,能自力更生,才能實現真正的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