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志斌
(河鋼邯鋼技術中心,河北 邯鄲 056015)
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時期,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人們的社會生活、思想觀念、利益需要和行為方式等方面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呈現出日趨多樣化的特點,維護企業內部平安穩定的任務日益艱巨繁重。
企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一個企業內部治安管理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治安管理工作能否正常進行。企業內部治安保衛工作,主要是對企業內部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與生產經營秩序等開展的治安保衛工作。把企業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做好,可以保護企業資產不受到侵害,也可以使整個企業在穩定的生產環境下正常運轉,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把企業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做好,可以防止不必要的事情發生,為企業減少甚至挽回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同時,與公安機關配合可以有效打擊盜竊等犯罪活動發生,不給非法分子可乘之機,為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企業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直接影響企業員工的切身利益。搞好企業內部治安保衛工作,才能使企業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讓員工有安全感,才能使企業員工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產建設中去。在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加強企業內部治安保障工作對企業的生產運營和企業員工長期穩定的工作起到了重要意義,所以加強國有企業內部安全保衛工作尤為重要。
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未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將發生突飛猛進的變化,改革的深度、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企業面臨的各種矛盾將逐步顯現,部分職工傳統思想觀念較重和法制觀念的淡薄,必將引發大量不安定因素。維護企業內穩定,將是企業內部保衛工作面臨的首要任務。
現代企業制度的鮮明特點是權責明確,管理科學?,F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要求企業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必須進行調整和改革,要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保衛工作新機制,堅持以綜合化安全管理職能為核心,將保衛工作貫徹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始終。
國有企業保衛隊伍有著光榮的優良傳統。過去,保衛部門是公安機關在企業內部的延伸,保衛人員是公安部門的助手,是一支拉得出、打的贏的隊伍。因此,保衛部門要主動適應新的安全管理形勢的需求,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建立和完善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保衛機構和管理模式,加強保衛隊伍建設,使之現代化專業化。加強基層治保組織建設,建立基層治保組織,如在車間和班組建立治安綜合治理小組,收集各類影響安全生產和穩定的信息,及時反饋;建立綜合治理活動臺賬,對不安定因素的人或事提前介入并及時上報處理等。這樣,作為職能部門的保衛組織和生產一線結合起來,將保衛工作落實到企業的安全生產一線,掌握了主動權,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安全、穩定的生產經營環境,發揮保衛隊伍應有的作用。
一是要從為做好新形勢企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高度,建立健全治安保衛人員培訓長遠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二是要編寫新穎實用的培訓教材和建立穩定的專兼職師資隊伍。教材內容應以治安保衛工作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為主,切實增強針對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做到易學易懂。三是要制定嚴格的考評考核體系,對企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各崗工作職責、任務進行具體量化,分季度、年度進行嚴格的績效考評考核,并將結果與治安保衛人員的晉職、晉級掛鉤,通過激勵約束,促使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忠實履行崗位職責。
要及時研究和解決治安保衛人員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視、政治上培養、工作上支持和嚴格要求、生活上關心,切實增強他們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的責任感、成就感、認同感和歸屬感,積極創造種種尊重、理解、關心治安保衛人員的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圍。
做好保衛工作是一項關系企業安全穩定的長期任務,僅靠企業保衛部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企業廣大干部職工都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企業的財富就是大家的財富,企業的損失就是職工的損失”的主人翁意識,積極營造“邪不壓正、你硬他軟”和“眾志成誠”的大治安氛圍,強化全員防范意識,發揮治保組織作用,形成群策群防的大治安環境。要充分發揮基層治保組織和廣大職工群防群治的作用,堅持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方針,把建設專業治安防范隊伍與發展群防群治的治安防范結合起來,在重點崗位和易發案場所把責任心強、工作認真負責的同志吸收到基層治保會中,形成以企業治安綜合治理為中心,專業隊伍為主體,群防群治隊伍為依托的全方位、立體化治安防范格局。要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在整章建制中,既要體現“防”字、立足于防范,又要體現“管”字,側重于實際工作中的可操作性。同時,還要體現“堵”字,采取有效措施,開展定期檢查,堵塞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
總之,新時期賦予了企業保衛工作新的內容,只有建立健全保衛工作運行機制,進一步加強保衛隊伍的建設,推進規范化管理,才能充分調動起每個保衛人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才能切實提高保衛隊伍的整體作戰能力,才能為企業構筑一個和諧穩定的生產和經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