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靜
(觀音堂煤業有限公司,河南 三門峽 472000)
在機械化程度較高的今天,由于煤礦機電設備本身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相關工作人員沒有按照操作規范進行使用,企業缺乏對機電的管理和維護體制,再加上相關工作人員安全意識較為欠缺,這些問題導致了煤礦機電運輸安全事故的發生。針對這些問題需要及時分析事故原因,并針對具體原因分析找到恰當的解決辦法,從管理水平和機械技術等方面加強對煤礦機電運輸的控制。
在礦山機電設備運行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些安全問題,對礦山的開采的安全性產生直接影響,企業一定要合理的采取相關的制度進行安全管理,針對礦山機電運輸系統進行相應的控制和維護,對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全面落實,如果礦山機電設備運行的過程中出現問題,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處理防止出現安全隱患,礦山企業一定要積極進行設備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讓工作人員更好的管理和協調相關的安全隱患區域,彌補傳統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不足之處。
生產設備的落后,使用年限已經很長,導致性能也大大降低,此時,早已落伍的生產設備就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需求。更新機電設備的資金短缺,導致大多數的大型機電設備20、30年前起就無法得到有效地維修更別說更換了,未達到《煤礦安全規程》標準要求的設備仍然存在,留下了重大安全隱患。
煤炭開采行業發生事故很大程度上和相關工作人員淡薄的安全意識有很大關系。工作人員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措施裝備。在煤炭開采和機電運輸的過程中,就容易出現違規作業的現象。煤炭行業一線操作人員,由于缺乏安全防范意識而發生的煤炭機電運輸事故比比皆是。在對很多安全事故進行調查分析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現,相關一線工作人員在上崗之前并沒有對企業的相關安全條例進行系統學習。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也沒有按照相關安全生產運輸條例進行具體操作運行,甚至在煤礦機電運輸的過程中還存在違背國家煤礦開采相關安全制度條例的現象。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和違規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就導致了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發生。
很多煤炭行業之所以會出現安全事故是因為企業自身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沒有注重安全生產的監督。一些煤炭企業也缺乏對員工安全教育的資金投入,不能定期對一線員工進行操作安全方面的系統指導。還有一些煤炭企業會定期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沒有能夠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學習情況進行具體摸底考察,這樣就容易導致安全教育培訓流于形式的現象存在。在安全教育培訓結束之后沒有對培訓人員進行系統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方面的進一步考核,那么也會出現崗位分配和具體操作過程中存在問題。
專業作業人員不經審批調換:擁有作業資格的作業人員通常都是經過當地供電部門或勞動部門進行專業培訓后獲得專業證書的專業人士,他們的專業性不容置疑,所以隨機調換他們的工種于公于私都很不合適。基礎工作薄弱,可靠性差:專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機會很少,特別是改革并崗以后,職工的工作壓力達到了原來的2~3倍,此時如果強硬要提出人員來進行安全培訓教育,的確有些力不從心。
管理制度完善會讓工作事半功倍,礦山企業一定要做好相關的規劃工作,順利的進行安全生產,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從管理層的角度,嚴重警告一些玩忽職守的人員,重視問責機制,加強考核。不同的企業需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制定 與自身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管理體系,積極進行相關的交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經驗,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并且需要對管理體制進行創新,引進一些高素質管理人才,對管理措施進行完善,反復進行試行討論。
要降低設備的事故率,就需要對陳舊的設備進行更新換代。而為了降低設備購買資金投入,企業可以通過改造原有設備,實現提高機電設備使用率的目標。對于必須購買的設備,企業要加大投入,及時更新。企業也可通過自主研發來實現機電設備的更新,這樣不僅能夠提高生產的安全性,而且還能提高生產效率。
為了進一步的提高煤炭行業的安全生產水平,減少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發生的頻率,要嚴格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具體責任,從態度到行動都能夠保持嚴抓的要求。在對相關安全事故責任人處罰的時候需要加大懲處力度,對于一些嚴重違反相關規定的責任人可以依法進行解聘,對產生重大事故的相關負責人還需要依據法律移交公安機關進行處理。對缺乏相關安全責任意識人員處理的過程中必須從通嚴格管理要求和提升基本安全素質等方面著手,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有效的處理辦法,這樣才能提高進一步提高安全生產。
實踐證實,礦井質量標準化工作投入,能得到高效率的產出,有力促進了安全的生產。作業標準化是避免電氣操作事故的有力保證,既保護了設備,又確保了操作者的安全
礦井運輸工在技術方面的要求與其他工種不同,更加地嚴格,所以任何包庇,照顧的崗位不應該出現,也不能出現,必須達到公平公正,工人應該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并且對于技術掌握熟練。
礦山機電運輸不僅關系到作業人員的安全,還關系到企業的持續發展。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先進的生產設備。礦山企業應該努力抓住機遇,積極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并減少安全隱患。同時,要嚴抓安全管理,及時排查和消除機電運輸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實現礦井的安全生產和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