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林丹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固村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2815)
培養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是教學方式中最為有效的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興趣教學是最能從側面反映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愛上數學課堂,從而培養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與教師之間有足夠的交流,是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而目前,許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很友好,學生與教師之間存在很大的鴻溝,很多教師仍然遵循傳統的教學理念,認為學生應該主動和老師進行交流,而不是老師主動與學生交流,這種理念已經過時,現代教學哲學是要求教師換被動為主動,教師主動詢問學生的需求,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心理變化。并且,對于還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而言,教師的責任除了要給學生傳播知識外,還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和人格的培養,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學科產生興趣,也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1】。
例如,有調查顯示,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非常重要,有一個小實驗是記錄兩個學生在不同教學環境下的學習情況,一個學生是在教育設備很好的教室上課,但教師每天只是正常上課,沒有與這個學生進行過多的交流,這個學生對老師充滿了恐懼,在數學方面遇到困難也不敢去問老師,數學成績也并沒有得到提升,甚至,久而久之,學生對數學產生了厭學的情況,而另一個學生是在教學設備不怎么完善的教室,但教師與學生每天除了課堂講學外,還會進行交流一些有趣的生活趣事,學生遇到問題也敢于詢問老師,學生對教師既尊重又喜愛,學生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下學習,數學成績也得到明顯的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也愈發高昂。實驗表明,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關系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很大影響,不僅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許多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課堂教學氛圍都沒有做到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以往,教師只是簡單的給學生灌輸知識,而學生也只是機械的接受知識,學生完全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學習的主動意識和主動性,數學課堂成了無聊枯燥的課堂【2】。然而,愉快的課堂氛圍,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也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樹立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多給學生鼓勵和表揚,緩解學生因為錯誤解答問題的尷尬,教師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給課堂增添愉快的氛圍,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比賽,教師出一道需要討論分析的題目,由學生自主進行討論,哪一個小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出答案,并正確,則其他小組要進行處罰,而處罰的內容是其他小組要在課堂上表演節目,又或者是把教學內容編排成情景劇,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把最好的數學課堂呈現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課堂的愉快和充實,自然而然,學生對數學也就產生了興趣,課堂教學效果也就得到提升了。
小學數學的學習對象是小學生,但大多時候,教師與學生的地位產生了偏差,許多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反而在教學過程中過分發揮了自己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占據了主體地位,教師一味的給學生傳播知識,但并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忽略了挖掘學生的潛能。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主體地位,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積極推動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發展,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例如,教師可以改變以往填鴨式教學,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知識點先進行預習,然后教師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一起對問題進行提問并解答,最后,由教師與學生一起對講解內容進行糾正或補充,并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遇到的問題,課程結束后,教師要主動詢問學生對課堂的需求,對課堂教學的需求,對教師教學方式的需求等等,通過學生的主動需求,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改善,制定出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快樂,在快樂中不斷探索,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學習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小學數學也是如此,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才能有效的提升數學學習水平,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快樂,在快樂中不斷學習。本文提出從師生關系、學習氛圍、學習主體三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給更多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