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華 李曉平
(承德廣播電視大學,河北 承德 067000)
如何就京津冀地區的實際情況解決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短缺的問題,設定具有地區特色的應用型高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應用人才的知識結構、提高復合應用能力、全面提升綜合素質能力,圍繞產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培養就業市場所需,并能適應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的高素質高校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是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轉型發展的主要口標和重大課題。
市場上與高校商務英語相關的書籍可謂是數不勝數,高校商務英語教材更是林林總總,琳瑯滿目。優秀、適用的教材對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環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 用。一些高校商務英語教材的理論性強,內容抽象,缺乏實際應用性與可操作性,這就需要院校進一步規范嚴謹教材選用,重視發揮相關教師的教學經驗優勢,全面調動廣大教師的主動性,組織團隊集體評議、團隊作業、科學選用相關教材。此外,選編結合,各院校根據地理環境、資源規模、畢業走向等的自身特點,深入挖掘高校商務英語教材的教學內在價值的同時積極探索,不斷摸索,不斷改進,不斷研究,與吋俱進,拒絕形式化、模式化的“拿來主義”。強調知識化與技能 化有效轉換。廣泛邀請資深企業人士參與教材編寫,從地方企業業務,生產經營 所需出發,編寫具有系統性、針對性、職業性、實效性、創新性的高校商務英語教材。
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具有應用性這一特點決定了該課程需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教 學體制,而參與和實施該專業的高校商務英語教師發展之路是保障和滿足該專業人 才培養的基礎。高校商務英語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的英語功底和專業技術知識,還應具 有豐富的商務實踐經驗,高校需加強專業教師的培養,根據院校自身實際情況 采取科學可行的師資建設體系,重視教師職業素質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為商務 英語專業教師隊伍的培養提供有力保障。
就高校商務英語教師自身而言,需緊跟時代步伐,盡快滿足新形勢下社會發展潮流,不斷提升自我,深化知識結構,與時俱進,加強對新時代教學手段、新興媒體和 網絡平臺等的認知和學習,創新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做強課堂教 學的吸引力,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拒絕照本宣科,述而不作,積極開展課堂小 組討論,主題演講,角色互換。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對商務理論進行講解演示,積極營造商務語境氛圍、在促進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鞏固和提高其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水平。除此之外,不斷提升教師專業實踐,建立與企業的長效運行機制是高校培養商 務英語教師團隊人才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徑。高校相關部門建設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同時,積極搭建與公司企業的外貿專業 平臺,鼓勵教師在企業崗位上進行專業實踐操作,熟悉業務流程,提高涉外能 力,豐富商務操作經驗,緊跟發展潮流,實現理論教學與涉外實踐活動的無縫對接。
在京津冀地區聯手協同發展,推動商品市場發展,促進物流與貿易的背景下,高校需了解京津冀所在地方企業的產業領域所需、市場需求、核心經營項目、商 品流通渠道、營銷導向觀念等等實際情況,緊密與自身學校學教相統一,多形式,多樣化、多渠道、多領域地筑建教師培訓系統,意在多方位地提高高校商務英語教師 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適應市場競爭和不斷創新能力,與企業形成產、學、研融洽對接,樹立并打磨岀終身學習、不斷創新的專任高校商務英語教師和商務活動的參與者。
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離不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具有應 用性,在H 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傳統理論知識與實踐課程的相依相融,在 學生掌握國際商務基礎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培養相應的應用實踐能力。科學合理地 設計課程,以“提高英語水平+精通專業知識+提升應用能力”為目標,以“商 務知識+商務操作+商務禮儀”為基礎,將“知識、技能、素質”科學地相融合,形成教學與實踐環節具有完整性、實踐性、合理性特色的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科教學 體系。充分利用校內外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為學牛創設相關商務模擬場景和涉外商貿活動。積極加強與外貿,涉外企業的溝通協作,科學有效地設立實習實訓 基地,并讓學生參與與相關專業一致或類似的企業實際工作,為學生建立并提 供長期的頂崗實踐實習平臺,讓學生參與商貿實務,市場營銷、進出口貿易、商務談判等親臨一線的校外實習,使學生在學生階段到企業中去打磨自我,鍛煉 自我,并在工作實踐中認識自身不足,充分調動自我彌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以首都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戰略為各大高校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挑戰。高校需抓住機會,結合院校實際,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不斷調整并創新研 發具有特色的高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制定合理的高校商務英語教師培養策略,堅 持應用型辦學定位,全面打造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高素質人才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