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紅
(河北省唐縣高昌鎮第二幼兒園,河北 唐縣 072350)
幼兒階段的教學內容主要以一些常識性知識為主,要求幼兒能夠對身邊的事物有一個較好的了解。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導致其尚未形成成熟的思維模式,若只是采取直接的講授法,不僅不利于幼兒對知識的理解,久而久之,還會使幼兒對課堂感到枯燥和厭煩。游戲教學的教學方式,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出發點,通過做游戲的形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輸入知識的目的。
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大多數人們認為游戲是孩子在一定年齡階段可進行的娛樂活動。一旦進入幼兒教育階段,就應以學習為主。這種落后的觀念,在社會形成一種負面的效應,給幼兒教師的教學活動增加了一定的壓力。在傳統的幼兒教學中,教師雖會適當的做一些小游戲,但大多數是作為一種獎勵手段,這會使幼兒感覺在上課期間做游戲是一種奢侈,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玩耍天性。如今,在幼兒課程改革的要求下,雖然部分教師已將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引入到實際教學當中,但未認識到游戲的教學價值,過分重視游戲的形式,限制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并且不能及時糾正和引導學生的游戲行為,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開展游戲教學的重點就是準確把握好游戲的介入時機,這就需要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教學水平。但就目前來看,大多數幼兒教師的教學能力還有待提高,在實際教學中,其認為自己若沒有教育幼兒,幼兒就無法學到相應的知識,對于幼兒不理解和不能掌握的內容應該全面指導,這就導致教師過多地介入到幼兒的游戲當中,不利于幼兒創造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由于教師未能準確掌握介入幼兒的游戲的時機,導致不能對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進行深入支持和細致觀察,成為了一個旁觀者。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游戲教學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游戲教學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值得借鑒與推廣。教師在游戲教學中具有主導作用,因此要正確認識游戲教學的重要性,并對幼兒游戲進行適當干預。在教學之前,教師必須要了解幼兒的特點與興趣,保障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但部分教師卻忽略了這一點,單純的為了游戲而游戲,將游戲規律強加給幼兒,過分干預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使游戲教學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在進行游戲教學前,教師應堅持以幼兒為中心的原則,為游戲教學的開展做好材料、空間等方面的準備,并在將資料交予幼兒時,告訴材料的正確使用方式,并加以語言鼓勵,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在游戲教學當中,教師要注意把握幼兒的自由游戲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否則會影響到教學效率與效果。在游戲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幼兒可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伙伴來互相配合,完成教室布置的學習任務,這樣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此外,教師還應積極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借助音樂、圖片、玩偶等對教學空間進行布置,讓幼兒以愉悅的心情進行學習。
在開展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行為和表現進行密切關注,了解幼兒的需求和興趣,并發現游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偏離教學任務的情況,教師應及時干預和調整,逐漸構建一套完善的教學經驗體系,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適時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實現教學全程的有效調控。教師的參與方式主要包括交叉、垂直和平行三種方式,其中平行方式是指當發現幼兒對游戲材料關注度不高,或是只關注一種游戲時,教師需在幼兒周圍玩類似材料的游戲,達到吸引幼兒注意力的目的,幼兒會對教師的行為進行模仿。垂直方式是指幼兒在違反游戲規則或時場面失控時,教師直接指導幼兒的行為。但該方法的使用次數不應太多,否則會破壞游戲氣氛。交叉方式是指在游戲中,若幼兒希望教師參與到游戲中來,或是與教師進行角色互動,教師要對游戲進行指導。
在游戲快要結束的時候,教師可先讓幼兒們說出自己今天的游戲心得,并協助學生對今天游戲中的得失進行整理和記錄,向自己的同學、伙伴或是家長進行分享與展示,對于失敗的經驗,幼兒要及時總結,為以后的游戲做好準備,在此之后,教師還要對今天的游戲教學成果進行客觀評價和總結,不能刻意批評某一個幼兒的不足,要做到耐心引導與鼓勵,讓學生建立對學習的信心,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游戲教學模式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此,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到目前幼兒游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構建游戲教學情境、合理調控課堂、構建游戲教學情境等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