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麗
(河南省夏邑縣實驗小學,河南 夏邑 476400)
作為21世紀數學教師,不能只讓學生學會做各種各樣的習題,而是要讓學生去體會數學的社會價值,并從生活中去體會一種數學思想。
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教師應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以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維持學生強烈的學習.根據小學生的注意及思維特點,教學中應不斷變換刺激的角度,多給學生一些新鮮的刺激,讓學生全方位,多側面接收信息。我在教學《7的乘法口訣》時,借助孩子們喜愛的童話中的角色“七個小矮人”故事,從“七個小矮人”的圖片中找到變化規律,從而導入教學“7的乘法口訣”。借助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數的激動人心的畫面,讓孩子們了解倒計數時的10、9、8、7…用的時間單位就是“秒”,激發孩子們學習《秒的認識》的積極性。播放“新聞聯播”的片頭曲,讓學生觀察播放時間,從孩子們司空見慣的畫面過渡到《24時計時法》的教學,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特級教師徐斌說“生活化情境應是有選擇的,就是現實的、有作用的和富有挑戰性的,應有濃濃的數學味,應避開虛幻和幼稚化傾向”。數學課上的情境創設應該為學生學習數學服務,應該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關注情境,應該為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供支撐。簡而言之,數學課上的情境創設應該服務于“數學味”。創設的情境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而且要比較具體、明確,要求教師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及時從生活情境中提煉數學理由。如教學《24時計時法》,讓孩子們說新聞聯播的播放時間,并且觀察屏幕上顯示的時間,自然而自然地就介紹了這節課學習的內容“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
在教學活動中,再現或模擬一些涉及數學的真實情境,都是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內驅動力,激發了孩子們嘗試 ,讓學生與生活“親密接觸”,讓數學活動與生活“緊密接觸”。把數學理由生活化,生活理由數學化。讓抽象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們更熱愛數學,更主動地學習數學,提高了孩子們自身的數學素養,讓數學課堂迸發出了靈感,讓數學課堂更精彩。
我們知道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教師與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任務至關重要。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 “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力氣,花大工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
在課堂教學前幾分鐘,教師要熱情地和孩子們問好,和孩子們一起作課前準備,課桌上只擺放與學習有關的用具;告訴孩子們課堂發言要大膽,爭取一切機會;教孩子們要自信,把一只小手當作一棵出類拔萃的大樹,舉得高高的,引人注目,引起老師的注意;給孩子們介紹如何做一位聰明的孩子,善于深思,傾聽他人發言,尊重別人,不打斷別人的發言;猜測今天的學習內容,說說怎么知道的,讓孩子們明白收集信息的途徑;讓孩子唱一唱自己喜歡的歌把心情調控到最愉悅的狀態……心理學上認為,人在心情愉快時,更容易接受事物。在交流中,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讓課堂教學溫馨而自然,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奠定了情感基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體,需要得到教師的尊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任何正確的反應給予積極的肯定,如微笑、點頭、重復和闡述學生的正確答案;對學生的錯誤回答或反應,教師不應該忽視或者嘲笑,而應該鼓勵學生繼續努力;教師應盡量與每一位學生進行積極的個人交流,認真傾聽和接受每一位學生對教學的正確想法。同時,師生雙方情感的溝通和協調、相互信任和合作關系的建立,需要教師以自身積極情感來感染和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老師尊重每一位學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鍛煉了學生的表達力。
低年級孩子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對具體形象的東西特別感興趣的特點。如果運用適當的形象的肢體語言,可以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突破難點、把握重點的重要作用。讓肢體語言在課堂上發揮的作用,真正做到“此時無聲勝有聲”。老師上課時就如慈愛的父母,對回答錯誤的孩子去摸摸他的頭,安慰著他,當有孩子過于激動時,又會安靜地站著,注視著那位孩子,讓那些得意忘形的孩子靜下心來主動參與活動;對孩子們出其不意的回答,睜大一雙眼睛,讓孩子們冷靜下來,繼續反思……哪怕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張疑問的臉、一個生動的動作,都在傳遞著老師對孩子的情感,孩子們能感受到老師的鼓勵,得到一種自信的力量,推動著孩子們不斷地努力,激發著學習的興趣。
孩子的心田是一塊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你播下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你播下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教學《秒的認識》時,讓孩子們感受10秒的長短時,孩子們用了不同的方式完成活動,老師在小結時,對用舞蹈表現的孩子們說:“你真能干,你一定認真地學過舞蹈!”對用拍手的孩子們說:“你很有節奏感,你的音樂學得真棒!”課堂中這樣的贊揚伴隨著活動中孩子們的出色表現而恰到好處,自然而不夸張,真實地表達老師對孩子們由衷的希望和祝福:“你比老師想得還要多,你真行!”、“你很勇敢,聲音再大一點,好嗎”、“你的理由難住了老師,希望大家幫助老師,去查資料,共同解決這個理由,好嗎”、“你瞧,通過努力,你成功了,祝賀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