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
(遼寧省本溪市第二高級中學,遼寧 本溪 117000)
教師要認識到高中數學的特殊性,不能只注重于課本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主動地參與進來,并通過開展小組討論的合作模式,讓學生在溝通交流中迸發新想法,開拓新思維,找尋習題的多種解法。同時,也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技巧性,不能局限于本道題目,而要做到一題多變,并要求學生能夠及時復習回顧,由此,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面對同一個數學問題,部分學生能夠迅速聯想到相關的知識點,并且利用從一般到特殊,轉化與劃歸等方法,將答案很快地計算出來,而有些學生拿到這道題,就是一團霧水,完全摸不著頭腦,不知從何下手。這兩種教學現象的反差就是緣于數學思維的差異,數學思維不強的學生,往往沒有敏銳的洞察能力,無法分析出題目中的隱含條件,解題過程當然就十分艱難了,這也足以說明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數學思維不僅僅可以運用于解題過程,還能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去,學生能夠利用數學思維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有助于提高全面能力的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大致分為觀察性思維能力、分析性思維能力、判斷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動手協調能力這五大類,數學思維的培養過程就是要提高學生這五方面的能力,教師要對其有一個深刻全面的認識,方能采取最為恰當的措施解決具體問題。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合作模式是培養數學思維的最佳途徑。首先學生們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有助于其他同學意識到自我思考的不足之處,思維的碰撞能夠迸發出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其次,教師要求學生都要發表自己的看法,并講述支持自我想法的依據,這需要學生們獨立思考,這個過程又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次,學生需要自己動手計算,教師不能直接給出答案,注重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最后,討論式課堂能夠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更有利于數學教學的順利開展。
合作模式的對象是小組,故而,分組是否科學合理是決定數學課堂是否有效的關鍵因素。如何才能保證分組的合理性?第一,教師要按照“以優帶差”的原則進行分組,即每個小組要保證優生和差生的比例均衡,由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落后學生的數學成績;第二,分組不能帶有強制性,也要根據學生的意愿進行民主分組;第三,要想長期維持小組討論的學習熱情,還要經常開展適當競爭,激發學生的求勝心理,但切忌惡性競爭,得不償失。
數學思維的培養不能單靠學生自己,教師要充分利用數學問題,起到一個積極的引導作用。規范學生解題的步驟,不能僅僅寫一個答案就是了,而要注重過程,一般而言,教師教授解題要講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并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也不能學完就完了,還要做到及時的鞏固復習,方能有效培養數學思維。
1.講求一題多解。高中的數學教學重在學生能力的培養,對于同一道題,往往有多種解決方法,故而,教師要鼓勵學生找尋最為簡便的解題步驟。這個過程并不是那么簡單的,極其考驗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創新思維也是數學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引起重視,把這部分內容納入課堂學習中去,趁熱打鐵。教師講解完畢后,要給學生留夠探索的時間,有助于思維的開闊,并且逐漸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便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夠主動探索,慢慢地將這個過程由課上轉移到課下,節省大量的課堂時間,也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2.講求一題多變。在講解數學問題的時候,不能過于局限,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多作一些變式,將有關的知識都運用起來。比如,當學到導數部分時,除了講解與之有關習題外,還要順便復習原函數以及求導步驟,也可以在保證解題思路不變的情況下,改變幾個學生易錯的點,考驗學生的反應能力,這也是培養數學思維所要求的,當然,課堂上出現的問題都是不確定的,教師可以充分將多媒體運用起來,遇到解決不了的,就上網查閱,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課堂效率。
3.注重逆向思維。逆向思維,即求異思維,對于平常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從相反方向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這是高中數學的學習中極為需要的。學生需要具備“反其道而行之”的大膽想法,并且積極將這種猜想運用到數學問題的解決中去,逆向思維的運用往往能夠快速得出答案,使解題過程簡單化。
4.提倡回顧反思。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我們做錯一件事情過后,雖然改正過來了,但是若沒有回顧復習,加深印象,下次再遇到時,腦海里最先反應出來的還是那個錯誤答案,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定向思維,數學作為一門計算量大的學科,更是如此。故而,教師要強調學生學習的鞏固練習,在思考的過程中,加強正確思維的訓練,有助于數學思維的培養。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將各個知識點都串聯起來,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脈絡圖,加深聯想記憶,畢竟,扎實的理論基礎更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當然,思維導圖也不僅僅可以用于知識點的總結,還能夠構建解題框架,理清學生的解題思路,如對類型題解決方法的總結,解題步驟的總結等等,進而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逐步培養數學思維。比如,求解函數的最大最小點問題,首先需要學生找出原函數,其次對其進行求導,最后進行驗證,這就是一套完整的解題思路。
綜上所述,數學思維的培養對于高中學習極為重要,教師要采取正確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起到一個積極的引導,比如,開展討論式課堂,講解變式習題,構建思維導圖等。同時,也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主動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變被動為主動,更有利于數學思維的培養。另外,數學思維的培養過程,也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過程,如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點,才能將數學思維的培養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