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遠征
(重慶市豐都縣平都中學校,重慶 408200)
英語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也是一個學生對外交流的語言工具,英語教學在任何一個教育階段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也漏洞百出,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緊跟時代步伐、根據(jù)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來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分層教學法就是一個很好的新型教學方法。
分層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內(nèi)容的復雜性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一個班學生的學習層次和能力水平肯定是有差異的,進行統(tǒng)一的教學肯定是不利于每位學生學習的,那么我們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能力設計一些符合他們學習能力的問題,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有些時候,部分學生就是會對某些很簡單的問題一竅不通,如果在課堂上教師向他們施以更大難度的題目,那自然會讓學生的問題越積累越多;相反,若教師們針對某個學生的某些問題進行集中處理,當然會引起學生自己的注意力和關注度,并且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現(xiàn)在的學生對于學習英語都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是天賦,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就是在全班進行統(tǒng)一方法的教學,缺乏針對性和效率。
首先,來自不同地區(qū)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差異,這也就決定了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上的差異性。而分層教學法能夠針對不同學生群體的能力和水平,為學生提供最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得到針對性的教學。
其次,分層教學法還能夠提高學生和知識之間的切合度。傳統(tǒng)教學方法之下,教師會因為沒有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的差異性,從而導致傳輸給學生們的知識信息與學生自身的接受能力脫節(jié),這就造成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進一步脫離——學生無法很好地吸收教師講授的知識點,教師也會因為學生的“呆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分層教學法卻能通過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度。
任何一個教學方法都要經(jīng)過課堂實踐的反復檢驗,我在上初中英語時,便將分層教學法貫徹在我日常的教學中,從而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分層教學法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這個工作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許多的門路。對于學生的分層要考慮到很多方面:
首先,要根據(jù)學生真實的英語水平來分層。我們改進教學方式方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那么對于不同英語學習層次的學生而言,提問的方法和內(nèi)容肯定都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學生都被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英語基礎好、學習能力強、對英語學習有極強興趣的學生;第二個層次是英語基礎一般、學習能力中等始終、對英語學習不排斥也不喜歡的學生;第三個層次是英語基礎差、學習能力弱、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的學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而言,教學的方式方法都應該有所調(diào)整。
其次,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第一個層次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較強,就可以提出一些深入文章核心的問題,讓他們開動思維去進行思考探究。“Wha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或者是“The author’s idea”,像這類比較深入文章核心內(nèi)容的問題就可以向第一層次的學生提出來;第二個層次的學生,可以詢問一些有關于文章短語單詞的相關問題,比如“l(fā)ook的搭配有哪些用法”,要如何區(qū)分這些不同的短語搭配、怎樣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使用這些搭配等等;至于第三個層次的學生,可以詢問一些在原文中能夠找到得的問題,或者是選擇讓學生起來進行課文朗誦之類比較基礎的互動。這樣子的課堂互動搭配可以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針對性的訓練。
小組學習模式是合作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方式,學生們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了解自己的不足,學習他人的優(yōu)勢,促進自己的提升。但是在小組學習模式和分層教學法的結合方式之下,教師們也有許多要注意的問題:
1.注意小組成員的合理搭配。既然小組學習在課堂上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教師就更要重視小組成員之間的合理搭配問題。一般而言,一個小組的人數(shù)是在四至六人左右,在我看來,最好是按照1:2:3的比例來分配。一個英語學習基礎很好的學生可以擔任小組的組長,帶領大家一起進行有效地英語學習,兩個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在旁協(xié)助組長,并且還可以和組長一起進行一些問題較深的探究,三個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幫助,一些不懂基本的英語知識可以向組長或者是其他同學提問。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小組之內(nèi)互幫互助的良好英語學習氛圍。
2.注意學習進度的把握。在一個小組內(nèi)的學習層次與水平也是有所差異的,只不過這種差異化被縮小了而已。那么,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小組內(nèi)的學習時,一定要強調(diào)小組學習的進度。進度不能太快,會導致學習基礎較差的同學跟不上節(jié)奏,從而落下很多知識點;但是學習進度也不能太慢,會導致成績基礎較好的同學沒辦法進一步提升。所以,把握好學習的進度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雖然分層教學法有很多的優(yōu)勢與特點,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
其實分層教學法在一定意義上還是將學生等級化了,那這種等級化對于部分學生而言可能并不是一個很好的做法,特別是對于第三層次的學生而言。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照顧部分敏感學生的感受,多為他們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化心中的不快為學習英語和奮斗前進的動力。
既然將學生按照英語學習能力水平劃分了層次,也就意味著教師們在教學方法上要“因材施教”。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能力水平,提出符合他們能力水平的課堂問題。對成績基礎好的學生提出過于簡單的問題會容易導致自大心理,對成績基礎較差的學生提出過于復雜的問題會容易導致受挫心理。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法是符合當代初中學生的教學方法。在平時的初中英語教學中,也需要我們教師的殷切關懷和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們提高英語水平和學習英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