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萬勇
(重慶市云陽縣青龍街道復興小學,重慶 404500)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愈加重視對于個體的主體性以及創造力的培養。所以,實際的小學美術教學實踐過程當中,將大力培養學生的自由創造力當做美術教學的核心目標,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以及小學生們的個性特征。就本質來說,美術教育是一項非常富有情節的創造性惠東,它具有非常豐富的畫面美感,它的創作活動自身也獨具創造性以及情感性。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目標就是大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以及創造能力,進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從而令學生可以全面發展。
就實際而言,普遍小學生都具有很強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然而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以及應試教育模式的限制,我國國內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很難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我國傳統模式的小學美術教學實踐過程當中,美術老師通常把教授美術基本知識作為教學重點內容,然而依據新課程標準的原則,這種教學模式非常明顯已經嚴重違背了小學美術的教學要求,因此這種古老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繼續應用,必須要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及教學方式的創新。我國國內小學美術教育只有不斷展開創新,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發展。
藝術的主要內容其實就是對于日常生活的藝術化表現,藝術的靈感全部都來自于對生活的感受。而美術學科更是這樣的,無論是畫作還是藝術品,其主要表現出來的都是作者自己對于生活的理解。而如果想要創作出極具個性且主體明顯的美術作品,就一定要和生活進行緊密連接,就一定要有一顆感知生活的心以及善于觀察生活的眼睛。所以,在教學實踐過程當中,小學美術老師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走到生活中,回到生活的懷抱中,緊緊的圍繞在學生周圍的人和物才是創作最主要的素材。所以,這就需要美術老師大力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當中的細節提煉美術創作的源泉,并不且對于這些深灰素材認真的進行理解以及感悟,進而成為一種數靈感。
比如,在實際當中,當老師讓學生畫關于日出的繪畫作品,那么就要引導學生早點起床,對于實際中的天空、樹木以及街道和行人等等展開認真細致的觀察,去感悟日出的時候各種事物所具有的特征,無感日出的美好以及溫暖,只有這樣才可以把自己的親身體驗變成一種繪畫作品,而好的美術作品往往都是這樣創作出來的。
美術的創作離不開合適的創作意境,所以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實踐過程當中,美術老師一定要積極的為學生營造一種美術教學的已經,為學生創設一種自由創作的條件,從而可以充分的發揮出學生的創作聯想以及創造能力。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時代已經來臨,在這個時代當中,新媒體已經在我國各行各業、各個領域中發揮中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新媒體也為小學美術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在實際當中,小學美術老師就能夠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用新媒體的視頻合成功能以及動漫演示功能為學生們營造一個美術創作的環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們具有美術創作的熱情,讓學生們的想象力以及創作欲望充分提高,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融入美術課堂情景當中去,進而使學生們的視野變得越來越寬,使學生們的自主創作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比如,在實際中,老師教授學生素描知識的時候,老師就能夠合理應用多媒體的電腦合成以及動畫演示,為學生們展示不同形式的優美素描佳作,進而能夠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活躍和輕松,進一步有效激發起學生的想象力以及自由創造力。
總結:總之,小學美術是小學教育中及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小學美術的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還能使學生的藝術素養提升。而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生理以及心理成長的重要時期,所以小學美術教育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使學生的自由創造力得到有效培養。另一方面老師還可以積極引入“微課”,把重點的知識內容濃縮在十幾分鐘的微課當中,其余的時間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繪畫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