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芳
(商丘工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我校學生工作一直堅持專業化、品牌化、精品化建設,重視對日常工作的總結和凝練,經過長期探索和研討,目前已經逐步形成“心理育人、資助育人、勞動育人”“三育人”的學生工作特色。“三育人”學生工作特色為形成師生互動、家校聯動,線上與線下結合、育德與育心結合、教師指導與學長幫扶相結合的育人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學校一直始終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們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深入構建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咨詢服務、預防干預、平臺保障“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著力培育師生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建立健全“零縫隙”五級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彰顯“新、全、深、實、細、佳”六大特色,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效應。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學院的心理健康“520”工作模式為中心開展,“5”即五項基礎工作,“2”即兩項特色活動,“0”即心理健康安全事故“0”發生。
五項基礎工作即建立一支專業化隊伍,提高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服務水平;開展一次心理普測,把握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一次宣傳教育,推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過好一個心理健康節,凸顯心理活動顯著效果;舉行一場系統培訓,強化干部工作能力;
兩項特色活動即每學年的第一學期11月份舉行“鬼臉”大賽和“微笑”大賽、第二學期4月份開展“倒出我的煩惱”活動。在各班級確保開展此類活動,促進班級所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以上做法實施后,確保因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安全事故“0”發生。
除了“520”模式外,學院還有很多措施,如學院的“心悅驛站”(心理健康知識,原創心理美文,心悅心語)依托公眾微信平臺開辟學院心理育人新陣地,通過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心理美文欣賞、心語案例分享等,多渠道向老師學生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更新各位關于心理方面的理念,立足于培養學生“愛自己、愛他人、愛世界”的“三愛”積極心理品質,打造學院心理育人新模式。
同時還有“四特生成長手冊”來結合著上述措施更全方位得記錄學生的成長軌跡。“四特生”作為高校中的特殊群體,其特殊的生活背景與社會發展現狀形成了比較大的反差,這也給輔導員,任何老師,校領導的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為了進一步加強安全穩定工作,排查他們所存在的問題并幫助“四特生”擺脫困境,使其能夠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學院以規范使用經濟與管理學院四特生成長手冊為抓手,清晰呈現“四特生”成長軌跡,使輔導員能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心理轉化規律,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堅持扶困與扶志,扶困與扶智相結合,開展“助夢揚帆”,構建“尊嚴救助、品行潤澤、技能拓展、感恩回饋”四位一體的資助育人體系。
1.尊嚴救助:通過“對特殊學生捐款、愛心基金、寒冬送溫暖、國家獎助學金以及學業獎學金”的評選,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解決物質問題,確保學生無后顧之憂。
2.品行潤澤:通過開展資助兩節課宣傳國家資助政策和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政策,讓更多學生了解國家資助育人的初衷,扶貧先扶志,引導學生形成感恩、勵志、成長的意識,培養學生自立自強的品質。
3.技能拓展:學院內外設有勤工助學崗位和三商、新浪礦富實踐基地,幫助學生在受助自助過程中拓展能力、錘煉意志、提升素質、增長才干。
4.感恩回饋:通過“參加一次愛心捐贈、一次社會實踐、一項志愿服務”培養貧困學生的感恩、責任、奉獻精神。
學院結合實際以增強一個認同、筑牢兩個陣地、統籌三類勞動、實現四個結合來加強學生勞動教育、重申勞動價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增強一個認同。即增強勞動觀的認同,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幸福都是通過勞動奮斗出來的。
2.筑牢兩個陣地。即校內校外兩個勞動育人陣地,引導學生“掃好一間屋”“護好責任田”“志愿服務專業實習我先行”,讓學生體驗勞動、感悟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培養其奉獻與服務社會的精神品質。
3.統籌三類勞動,即學生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專業探究性勞動教育和社會公益勞動,實現勞動育人與社會實踐、學生日常管理、勤工儉學、美化校園相結合。通過引導學生整理宿舍內務、打掃教室衛生轉化為日常習慣,在日常生活勞動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培養精益求精、協作共進、追求卓越的精神,以打造新時代的“工匠精神”。依托專業認識實習、實訓課、校外實訓等做好專業探究性勞動教育打造鉆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依托“雷鋒月”、青年志愿者協會、寒暑假社會實踐等做好社會公益勞動。從細微處著手,打造鉆一行,精一行,協作共進的工匠精神。
實現四個結合即實現勞動育人與社會實踐、學生日常管理、勤工儉學、美化校園相結合。
綜上所述,在“三育人”的特色路徑引領下,學院的學風濃厚,目前已逐步形成學生樂學、教師嚴教的學風氛圍,在學生群體中形成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局面。在學校的“四課四杯”(“育德杯”學生講思政課大賽、“銘史杯”歷史舞臺劇大賽、“鑄魂杯”課程辯論賽、“騰飛杯”課程微視頻大賽)中取得好成績。目前“三育人”特色工作路徑仍在完善探究階段,學院不斷的改進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為了形成長效機制,多維度的進行學風建設,全程全員全方位的育人,同時也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發展,學校也在不斷地迎接新挑戰、踏上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