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培培
(河北保定師范附屬學校,河北 保定 071000)
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要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關心,將學生放在首位,積極引導、鼓勵,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和監督者。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一味地講授知識,要幫助學生全面均衡地發展。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期,而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又要求教學要趣味靈活,教師應該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以及教師教學的效率。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在成長的關鍵環節,學生初入校園,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差,尤其是數學具有其嚴謹和邏輯性,在學習起來相對于其他學科更加困難。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注重知識的講授,過分的一言堂,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被動地接受知識,對知識缺乏深刻的理解。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教具的使用也較為古板,大部分知識傳授僅僅依賴于教材和板書,增加了數學學習的枯燥。而小學生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又比較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優化課堂教學模式,讓課堂變得趣味生動,更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1]。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處在教學的主導地位,學生只是配合教師的配角。教師過于注重一言堂,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只是被動的跟著教師的思路去學習,缺乏自身對知識獨到的見解,課堂參與度極低。同時數學要求學生具有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高,而小學階段的學生還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思維形成較為緩慢,因此對于教師這種灌輸,學生也并不能全部吸納,在學習時后備動力不足,學習效率一直保持在低迷的水平線上,也對后續的學習帶來了阻礙和干擾,同時對整個教學也起到了負面作用。
小學生由于剛進入校園,身心發展大部分仍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對一切事物都保持著一顆好奇心。而如果教師過分打壓學生這種天性,就會對學生成長造成負面心理影響,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也會受到阻礙。新課程改革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再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而是要走下講堂、走到學生中去,關心、愛護、尊重學生,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以及日常生活中都要注重對學生的關心,在學生群體中建立良好的教師形象,這對提高教學效率具有積極地推動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天性的釋放,為學生創設趣味課堂,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最大化的釋放其天性,同時又將這一特征與知識結合起來。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依據不同學生具有的特點,將學生分成小組,對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并積極鼓勵學生對探究的成果進行分享,教師要及時的進行合理評價,給予引導、糾正以及鼓勵。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又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容易地理解知識并掌握學習方法[2]。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在一節課的時間里,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去聽講,很大一部分時間學生心思都不在專心聽講上,因此課堂時間很多都被白白浪費掉了。基于這種情況,教師要合理分配課堂教學環節,將浪費掉的時間加以合理利用,優化教學手段和方式,讓課堂生動起來,學生在課堂參與中會感到新奇,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室可以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來優化數學教學,將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現象與知識點結合起來,學生對知識有了共識,就會產生較高的興趣。教學情境的設計也要合理且符合實際,不能設置一些學生沒有接觸過的或者不貼實際的情境,同時也要具有創新性以及時代性。同樣的情境不能多次使用,學生在熟悉后就會漸漸失去興趣,情境的設置也要與時俱進,老舊古板的生活情景會降低學生的興趣。比如,教師在講授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這一知識點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角色扮演,其中一組為學生貼上標有價格的紙質標簽,另一組學生扮演商店中的商品,通過購買商品這一生活情景,讓學生學會價格換算,進而對加減乘除的概念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情境的設置會讓學生在課堂中將知識點帶入生活常識,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變得較為容易,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3]。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基礎來源,對教材中的重點知識合理解析有助于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效率。一本教材涉及的知識點很多,教師要取精去糟,抓住重點難點進行教案設計。同時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不具備分辨重難點的能力,對于教材的學習也沒有高效的規劃能力。對教材本身來說,具有一定的知識排序,而每個學生的特點不同,教材中知識的安排對于他們來說因人而異。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深入了解教材,選取適宜的知識點進行教案的設計,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排序和整合,要適宜學生的特征,也要選取精華知識點,同時在定量上也要做到合情合理。
綜上所述,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教師要進行充分地了解并作出及時的改進與創新,這是新時代教育事業對教師的要求,也是學生學習效率提高的需求。教師不僅要從自身進行反省、改變,同時也要注意教學過程中每一環節的優化和創新,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這也是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