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瓊
(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教師進修學校,貴州 畢節 551800)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思想已經開始盛行,高中政治是與時事聯系最為緊密的內容,也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的主要方法。據調查發現,目前的高職政治課堂多注重理論教學,將學生的成績看作教學的目標,在教學中缺乏多樣性,教學枯燥乏味,與學生的學習特點也不相符。將時事政治引入高中政治教學課堂,是一種全新嘗試。我們將時事政治引入高中政治教學課堂,有以下好處:首先,將時事政治引入課堂,可以開闊高中學生的視野,了解國內國外情形。其次,將時事政治引入教學課堂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避免枯燥的理論概念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教學重點。最后,將時事政治引入高中政治教學課堂,可以激發學生討論的熱情,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正式符合現代新課標的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標。本文就結合我國高中政治教學的實際情況,簡單闡述一下時事政治加入其中的積極意義,并做好應用研究,發揮時事政治的優勢,促進學生政治素養的提高。
時事政治是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教學情況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政治素養,在高中政治中加入時事政治,對教學也有非常重要的作業。第一,擴充政治的知識面。政治課程是高中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對學生的實際能力、感悟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近年來,高考內容變得愈加多樣化,與社會生活聯系的也更加緊密。在教學中加入時事政治,能夠擴充知識面,對教材內容加以補充,改變過去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弊端,在課堂中加入時代氣息,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第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之一,對學生全面素質和人生觀的養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時事政治的增加,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解讀社會的熱點現象,開闊自己的眼界。另外,時事政治與時代結合的更為緊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順利解決,使他們思維能力得到擴展。第三,有助于轉變教師角色。高中教師過去的教學思想相對傳統,將自己置于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課堂已經成為了教師的一言堂。時事政治教學的引入,有助于轉變教師的傳統觀點,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之中,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并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更好的完善自我。
時事政治教學是政治課程的主要內容,通過引入與時代相契合的知識點,能夠擴展學生的視野,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并促進他們積極進取。然而,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政治內容多樣、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制約,再加上教師教學觀念的束縛,都阻礙了時事政治教學積極性的發揮。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一定要結合實際生活做好時事政治教學,突出教學的優勢。
伴隨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政治在教學目標上也有了新的創新,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相結合,是教學的關鍵。因此,政治教師要端正自身的行為,轉變固有的老舊思想,明確時事政治的積極性,將其與政治理論更好的聯系起來。另外,教師還要發揮自己的榜樣力量,通過自我完善為學生樹立典范,將時事政治的熱點內容更好的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課堂的應用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必須通過多種方法豐富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教師要經常舉辦時事政治專題講座,增加學生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并在講座結束之后,進行集體交流,通過溝通完善自己的能力。例如針對釣魚島日本國有化事件,可以通過講座的方式讓學生深入理解事件的發展脈絡,進而通過學習引起巨大的熱情,鍛煉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經常開展演講比賽,讓學生講解與社會有關的事件熱點,在講述中提高自我。
素質教育的改革體現了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在素質教育的提倡下,教學多媒體步入我國高中政治教學課堂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教師在安排時事政治教學的過程中要科學使用現代化設備,通過高科技手段播放一些與時事政治有關的視頻、圖片等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利用現代化技術完善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高中政治教材“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時候,政治老師可以通過課堂結束前十幾分鐘對學生講述海外對我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的看法,進而引出課堂教學內容。
總而言之,時事政治是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擴展學生的眼界,開闊學生的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過去的政治教學過于強調理論知識,忽視了時事政治的積極作用,課堂教學過于刻板,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針對這樣的現象,教師要轉變固有的教學思想,豐富課堂時事政治的教學方法,使用現代化設備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從內心明確時事政治的作業,更好的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