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妮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總醫院 四川成都 610083)
在通常情況下,患有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患者視力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視力會出現明顯的下降,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患者失明,因此,該類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了諸多不便。除此之外,由于該類疾病所需要的治療時間相對較長,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其它的并發癥會相應出現,而對于一些嚴重的患者,甚至還會面臨終身服藥的情況,這不僅折磨著患者的身體,而且對患者的精神和心理也帶了較大的壓力和負擔。基于此,本院通過實驗對比分析了常規護理和護理干預措施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現將實驗資料以及實驗結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實驗資料 隨機抽取2019年1~6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將其均分為試驗組(50人)和對照組(50人),其中試驗組5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人,女性患者27人,患者的年齡在35~78歲,患者的病程為6~20年;對照組的50例患者中國有男性26人,女性24人,患者的年齡在37~80歲,患者的病程為5~18年。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實驗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實驗方法 對試驗組的50例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常規護理即傳統的護理方式,幫助患者解決一些必需的生活問題,幫助患者更好地恢復健康。
對照組的50例患者在進行醫院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眼科護理干預。具體的眼科護理干預措施如下:(1)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患者通常在患病后都會出現一系列的消極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通過與患者多溝通、聊天等途徑了解患者的想法,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工作,使得患者能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來接受后續的治療。(2)普及知識幫助患者了解病情。由于大部分的患者對自己疾病的認知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該通過到病房進行耐心講解或者是印制疾病宣傳單的方式,幫助患者更好的了解自身病情,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3)藥物管理。正確的使用藥物能夠幫助患者更快地恢復身體健康,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向患者詳細地、耐心地介紹各種藥物的使用方法、用量以及療效,并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監督,這樣能夠使得藥物的功效更好地被發揮出來。除了自身監督患者用藥,還可以囑托患者家屬一起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監督。(4)飲食管理。對于患者平日的飲食,應該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患者每天的食物攝入量應該進行嚴格的控制,并且應該多給患者吃一些富含高蛋白以及高纖維的食物,在治療期間,應該避免患者吃一些對身體有刺激的食物,監督患者養成一個健康的合理的飲食習慣。同時還需要對抽煙喝酒的患者進行監督,在治療期間應該戒煙戒酒,以幫助更好地恢復健康。(5)運動管理。適量的運動能夠幫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復健康,因此護理人員可以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科學的運動指導,通過適量的運動來幫助患者恢復。注意每次運動的時間不宜過長,一周至少應該進行3次運動。(6)眼部護理。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不能讓患者的眼部受到強光的刺激,護理人員應該注意留意患者病房的窗簾情況,并對患者的眼部衛生管理進行監督,使得患者能夠保證定期的眼部清潔,幫助患者更好地恢復健康。
1.3 實驗標準 主要通過實驗對比兩組患者的視力變化情況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其中視力變化情況通過醫院診斷得出,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通過結束護理工作后,對患者發放問卷調查表的方式得出。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的50例患者中有35人非常滿意,滿意度為70%,對照組的50例患者中有45人非常滿意,滿意度為90%,對照組患者的滿意程度要高于試驗組。
2.1 兩組患者的視力變化情況比較 試驗組的50例患者的視力變化情況為(0.62±0.14),對照組的50例患者的視力變化情況為(0.81±0.13),對照組患者的視力變化情況要優于試驗組。
在臨床中,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就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原本在患上糖尿病后,患者的生活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如果患者在這之后又患上了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那對患者本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因此,大多數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都有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時就需要護理人員對其進行積極地心理疏導,幫助其排解不良情緒,使得患者能夠更好地接受后續的治療。通過本院的此次實驗我們可以看出,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眼科護理干預的護理措施,即增加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了解病因等病情知識、對患者進行藥物、運動、眼部的護理管理,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恢復健康。我院本次實驗的實驗結果為:對照組患者的視力恢復情況要優于試驗組,并且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也要高于對照組。這就表明了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進行護理干預,對其病情的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進行眼部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地幫助患者促進視力的恢復,并且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進行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