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
(吉林省洮南市安定鎮學校,吉林 長春 137100)
在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回歸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法,即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視為課堂主體,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以增強課堂教學及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最終實現培養小學生完全掌握學科知識和能力的目標。
回歸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就是要求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具體方法應從以下幾點著手。
傳統應試教育下的課堂教學,采用的是灌輸式或填鴨式的方法,即教師作為課堂主體,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從而導致學生很難對學科產生興趣。尤其是小學生,小學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大部分的因素是依賴于授課教師。因此,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就要求英語教師必須通搞活課堂氛圍,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來實現教學目標。
在活躍課堂氛圍上,教師首先要調動起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活躍細胞,用生動形象的方式開展英語教學,這屬于教師個人能力的范疇,需要教師個人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不斷提升和增強。其次,教師也可以根據小學生的思維及學習特點,采用更為多樣的方式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以增強教學效果,適當的采用提問、走下講臺與學生進行對話問候等都可以實現課堂氛圍的調動。“Can you tell me?”“What is this?”“How old are you?”“Who are they?”等等最常用最普遍的對話用語,都能夠在初次接觸英語學科的小學課堂教學中起到神奇效果。最后,教師也可以通過小游戲來調動學習氛圍,如小學生使用英語數數,給學生進行編號,從“one”開始直到最后一名學生,隨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以英文數字來叫學生來回答問題,如“number one”。
一幢高樓是否結實耐用,要看它的地基是否打的夠穩夠牢。對于小學英語學科來說更是如此,在小學之前,絕大多數的學生從未接觸過除了漢語以外的另外一門語言。對于“一張白紙”的描繪,可以說是既簡單又困難。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從長遠的角度出發,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開展教學活動,努力將基礎知識深深的烙印在小學生的心中,從而幫助他們從小構建起英語的思維體系及思維模式。
多媒體等教學方式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學好英語。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播放一些英文的短片或者動畫片,這類資源現在網絡上有很多。而且,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進行微課短視頻的制作。首先,教師要在課堂中播放一個學生感興趣且有關教學內容的英語短片,學生通過觀看短片,能夠基本懂得對話內容;其次,教師針對對話內容,展開精要教學,除了翻譯講解外,還應將單詞、語法等具體知識點分析透徹;最后,最重要的是教師要給學生講明白英語表達方式與中文表達方式的區別,從小建立小學生的英語思維模式。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英文兒歌的視頻,教學生演唱英文兒歌,來幫助學生練習和使用英語,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在傳統應試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整堂課都是在灌輸學生冷冰冰的英文知識。此外,絕大多數英語教學關注的都是學生的筆試能力,對于其口語表達能力及英文的使用能力并不關心。這就非常容易造成學生在學了多年英語之后,發現自己卻不能流利的使用英語,這實在是可悲可嘆。在國家新課改下,英語教學逐漸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的要求。
首先,教師要提高自己在英語課堂教學時的口語話水平,盡量多的采用英語方式開展教學,以此來讓學生從小習慣英語式授課方式;其次,教師要有意識的與學生展開對話,在教學中也要將更多的英語日常用語教給學生,通過不斷的對話練習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第三,教師也可以找一些課本以外的對話內容,來讓學生進行模擬對話。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及時糾正或校對學生的口語表達所出現的發音、語法等錯誤。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并以情景劇的方式進行課堂表演,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夠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又能夠使學生的口語水平得到充分鍛煉。久而久之,學生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便形成了英語語言模式,并且最終能夠成為聽、說、讀、寫能力全面的優秀人才。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最重要的還是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來開展教學,不能將小學生完全當成小孩子來看待,而是應該借助英語教學,將小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多與其進行對話和交流,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方法,小學生才能從小樹立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才能夠在漫長的學習中真正的獲得英語知識,鍛煉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