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常穎
(徐州醫科大學藥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全球化浪潮下的必然發展趨勢,是培養具備寬廣國際視野、強烈創新意識、良好專業素養的高素質拔尖人才的重要環節。2017年,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成為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國際協調會。由此可見,我國醫藥產業國際化與創新已為大勢所趨。因此,培養具備寬廣國際視野、強烈創新意識的復合型藥學專業人才已成為我國研究型藥學院校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近年來,隨著基礎學科,如生物學、化學、醫學、材料科學的不斷創新發展,藥學作為一門連接健康科學和化學、生物學的交叉融合型學科也經歷著高速發展,這勢必對藥學學科的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學校遴選了專業素養和英文功底好或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中、青年骨干教師積極參與留學生教學工作。同時為了保障教師隊伍的梯隊建設,學校繼續每年都選派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赴境外國際知名大學學習或赴上海外國語大學進修。此外,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學院將統招班由一位教師負責一學期的教學任務,改為由幾位教師,根據自己的專長,分別負責某些章節,以講座的形式進行講解,既保證了教師充足的備課時間,也保證了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就相關專業問題和留學生順利地進行深入交流。
教材的選擇主要是有利于我們綜合參考該領域在國內外的研究狀況與熱點,拓寬學生視野,避免了一本教材內容的局限性。同時還選取了一些影像學的權威綜述作為教學資料的補充。將相關資料整理成為電子課件,供課堂教學、學生預習和復習使用。
全方位的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圖文并茂,集視聽于一體,有著豐富的表現力和強大的交互性,在教學中可以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因此,課堂教學采用多媒體英文課件。在教案準備中,針對影像學圖像多的特點,同時兼顧藥學專業學生影像學知識不足,所制作的教學課件中插入豐富的清晰圖片,同時配有英文解說。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感官認識,活躍課堂氛圍,避免枯燥晦澀。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保證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能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探究式-小班化”教學模式主要包含兩種,一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二是要求學生的班級規模要適應小班化討論教學的實際需要。四川大學從2010年開始,著重推進并實施“探究式-小班化”教學模式改革。在學校、學院的支持下,課程授課方式融入了該模式提倡的教學方法,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課程分為Lecture(教師講授)、Discussion(學生-學生之間、學生-老師之間的討論)和Presentation(學生演講)三個模塊,三個模塊的學時分別占總學時數的68.75%、12.5%和18.75%。為保障教學效果和充分發揮“探究式-小班化”教學優勢,首先是限制學生選課人數,并要求選擇此課程的學生必須具備較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如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其次,廣泛采用小組討論模式,課程開始階段即要求學生自由組合為學習小組(2~4名學生為一個組),小組討論(groupdiscussion)和以小組為單位的演講(grouppresentation)貫穿該課程始終。另外,學校還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啟發式講授、實施互動式交流、引導探究式討論,真正影響并啟發每位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藥物化學全英文教學的挑戰與應對之一是增強教師的英語教學能力,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藥物化學課程開展全英文教學對于教師來講十分具有挑戰性。全英文教學不僅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而且需要教師具有深厚的專業素養。對于教師能夠勝任全英文教學需要具備兩個必要條件:一是擁有豐富的專業詞匯量,能夠運用英語流利、準確的對學生進行傳授;二是專業素養深厚,全英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專業基礎知識。但目前我國能夠具備全英文教學能力的教師并不多,因此我們應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制定中青年教師的進修培訓計劃,派遣優秀教師到國外學習、考察,培養能夠勝任藥物化學全英教學的師資隊伍。
藥物化學全英文教學的挑戰與應對之二是選拔學有余力的優秀學生組成全英文教學班。學生英文水平參差不齊,這不利于全英文教學地順利開展。為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學校可以通過選拔性的考試選取水平相當的學生組成全英文教學班。針對同一水平的學生進行全英文教學,容易把握教學進度,促進教學的有效實施。在我國高校實施全英文教學尚處于實驗階段,選拔學有余力的優秀學生組成全英文教學班開展教學,有利于保障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高校推廣全英文授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循序漸進的展開。處于探索階段的藥物化學課程全英文教學,在學優班展開是當前教學形勢所需,與新時期教學改革相適應。
總而言之,培養具備寬廣國際視野、強烈創新意識和良好專業素養的復合型藥學人才已成為我國研究型藥學院校人才培養的重點,其培養的學生需適應醫藥產業的國際化競爭。因此,全英文教學在藥學教育中也必然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