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蓉
(重慶市武隆區示范幼兒園,重慶 408500)
目前我國幼兒園內開展的區域活動現狀是活動的設置形式化,落實力度不足,一些幼兒園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普遍存在照搬照抄問題,沒有自身特色,設計區域活動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幼兒實際需求與尊重幼兒的意見,教師站在主觀上設計區域活動,使得幼兒參與興趣與積極性較低,長此以往使得區域活動成為“表面功夫”,無法發揮出真正的教育作用,而幼兒對于區域活動也產生了厭煩心理,不僅影響到區域活動有效性,同時也影響到幼兒生理與心理的發展。
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還存在著活動材料準備不足以及材料的隨意投放。當前,部分幼兒園開展活動區域的時候由于活動的材料準備不足且類型單一影響到了活動的開展,而擺放活動材料時沒有充分地遵循幼兒學習的需求與特點,因此無法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以及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比如:幼兒園內部閱讀區域中只有紙質的圖書,而美術區域中只有彩色鉛筆,因此幼兒選擇材料時就會出現局限性,進而影響到了幼兒參與區域活動的熱情以及積極性。
為了能夠提升幼兒園階段開展的區域活動的有效性,首先,幼兒教師與幼兒園應當科學合理的進行區域活動的規劃,應當按照幼兒的學習需求以及興趣愛好等各個因素設計與規劃活動區域,例如:幼兒園內部的閱讀區、手工區、美術區、游戲區等區域之間的合理分配以及占比的科學性都直接的影響到幼兒園內部開展區域活動的有效性,教師應當充分地了解到每一位幼兒的實際興趣愛好,設計活動區域,比如如果喜歡閱讀的幼兒占多數,那就應當適當的增加閱讀區的區域面積,如果喜歡手工的幼兒占多數,那么教師便應當考慮到實際情況,適當的增加手工區的占比,通過合理化的區域分配提升幼兒園的區域有效利用率,同時為幼兒提供優質的區域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想要提升區域活動開展的質量以及效率,不僅應當重視活動區域的合理劃分,同時幼兒教師應當為幼兒營造出個性化的愉悅活動環境,使幼兒能夠在輕松且自由的活動環境當中,幼兒能夠充分地釋放出個人心性,全身心的投入到區域活動當中,這樣不僅能夠使幼兒心理壓力得到一定的緩解,同時還能夠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以及自主創新能力,為幼兒日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幼兒教師應當組織幼兒參與帶有自主性的游戲活動,突出幼兒的主體性地位,讓幼兒能夠按照自身興趣愛好選擇喜愛的區域活動,同時自主選擇活動的伙伴,同時活動規則還應當由幼兒自主設計與制定,使其自主地完成區域活動的整體設計與規劃,從而培養與提升幼兒的自主創造力以及實踐力。例如:當幼兒參與美術區的活動的時候,教師首先可以應當幼兒制定區域活動的規則、注意事項以及活動的內容等,讓幼兒能夠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樹立幼兒的主人翁意識,隨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設計趣味性的美術區域活動、游戲以及比賽等,豐富區域活動的內容,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比賽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搭檔,可以比賽畫一種小動物、樹木、花草等,在規定時間當中完成美術作品的創作,隨后由幼兒組成的“小小評審團”,針對作品進行評價,選擇優秀的美術作品進行集中的展示,通過比賽的形式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使其能夠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到活動當中,這樣不僅能夠讓幼兒體會到活動樂趣,還能夠促進區域活動有效性的進一步提升。
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想要確保活動順利地開展,能夠取得良好的活動效果,教師應當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幼兒園開展的區域活動的主體是幼兒,而引導者與組織者則是教師,所以,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教師應當充分地考慮到幼兒的實際需求,詳細的分析幼兒的行為,關注幼兒與環境、材料的互動,幼兒的興趣點等各個方面的情況,搭建與幼兒溝通交流的平臺,利用合理的措施開展活動,積極地引導幼兒參與到活動當中,在此基礎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教師應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合理安排幼兒區域活動時間,并保證區域活動順利開展,不能以這樣那樣的理由占用域活動的時間。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幼兒自主選擇進入哪個活動區活動,教師不得隨意干涉、打擾幼兒的活動。對于幼兒參與率比較低,但教育意義大能促進幼兒發展的活動區,教師應采取合理的措施,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積極進入活動區。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科學的設計活動區域的劃分,提升區域的有效利用率,突出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引導幼兒自主選擇區域活動,培養以及提升幼兒的自主性,同時保證幼兒活動區活動的時間,為區域活動有效性的進一步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