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
(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黃泥鎮中學,湖南 郴州 423000)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階段的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對于教學手段的創新根本上是想要實現體育教學活動的創新與改革,而這一切都需要從思想上入手。教師應當充分地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與意義,對于學生課堂主體性地位的充分發揮的重要性。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體育教師思想上的轉變是改變現階段體育教學現狀的重要基礎,在國家所提倡的“全民體育”“終身運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改變以往以運動技巧與體育基礎知識教學為基礎的傳統教學模式,在體育運動技能教學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正確運動習慣以及良好運動意識。
例如:在《籃球運動》的準備活動的教學活動當中,以往教師對于準備活動的教學當中,在思想上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教學活動的內容與教學方式等都停留在表面,進而使得學生對于準備活動也不夠重視。所以教師首先應當積極的轉變教學理念,在備課環節針對《準備活動》設計合理的教學環節,可以分為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升華階段。在初級階段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各種準備活動的活動要領與方式方法,當學生充分地掌握了這一環節的教學內容之后,教師便可以進而到下一階段,以此類推。通過分階段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會正確的運動方式與技巧,還能夠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對于準備活動的看法,從思想上重視《準備活動》,為之后的課程教學奠定了基礎。
就現階段的中學體育教學活動的現狀來看,依然有一部分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這樣的理論教學久而久之會讓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產生厭煩情緒。與此同時,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中學在課程安排上更為偏重文化課程的教學,因此導致體育課程的比重較低,學生由于外界造成的壓力,使得自身始終處于“緊繃”的狀態。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Z紅學階段的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中學應當科學的設計各個課程的課時與比重,使文化課程與體育課程能夠得到一定的平衡,從而充分地發揮出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作用,讓學生能夠勞逸結合,這樣不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利,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中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提升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因此教師應當積極的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活動,激發學生體育運動的參與熱情。
例如:在《足球》一課的體育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上為學生講授足球運動的基礎知識、運動技巧、運動方式以及運動過程中各種運動損傷的“前因后果”,利用多媒體的聲、色、音等優勢,形象生動的開展教學活動,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現代化的先進信息技術舉辦“虛擬足球比賽”,利用體感游戲、VR技術等,將學生分為兩個對抗小組,通過體感游戲的方式進行足球比賽,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適當的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掌握足球知識與運動技巧。當學生熟練地掌握了足球運動的相關知識之后,教師便可以將運動的場地設置在足球場上,通過競賽的方式使學生加深課堂學習的印象,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競技精神,使學生能夠敢于挑戰、勇于創新,從而主動地參與到各項體育運動當中。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中學的教育教學活動要培養學生的“生理與心理”。中學階段的學生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性,其學習能力、身體素質、學習習慣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站在學生的角度上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例如:中學階段的女生因為生理與心理的原因,使得其對于對抗性較強,體力消耗較大的運動項目沒有興趣,如籃球、短跑等體育運動,針對這一現狀教師可以引導女生開展健美操、羽毛球等運動,不僅能夠滿足于女生的心理需求,還能夠鍛煉女生的身體素質。而對于中學階段的男生而言,由于其針對于青春期的重要階段,自身精力旺盛喜歡對抗性較強的體育運動,但是卻忽視了運動傷害的預防,因此教師的教學重點應當放在正確運動方式與運動技巧、運動損傷的預防上,確保男生運動過程中的身體健康。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賦予教學方式的創新應當從思想上入手,合理安排課時,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分階段分層次的設計教學內容,促進體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