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美
(貴州省畢節市百里杜鵑管理區沙廠彝族鄉沙廠小學,貴州 畢節 551619)
多媒體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對象的特點以及要達成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在傳授內容的時候運用現代教學媒體,結合傳統的教學手段,更好的向學生展現教學形式,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一般是指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利用計算機可以將聲音、文字、圖片、視頻等,通過投影儀投射到屏幕上得以顯示。與傳統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運用多種形式將教學內容更形象生動的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具有直觀性、動態性、交互性、大容量性等特點,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與動態呈現,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在小學美術課程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欣賞與創造力,主動積極的進入藝術的殿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對于大家來說并不陌生。只有對美術課程產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的學習美術。小學生思想并不成熟,在課程教學中,主要以教師的引導為主。新的課程教學理念,以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性為主,并不是強迫式的教學。只有將學生的興趣貫穿于整個課程中,才能使學生深入學習與創作。傳統的美術教學方式,只能完全用語言來講解,美術屬于藝術,對于藝術的理解是抽象的,完全用語言來闡述,學生并不是完全能理解。在現代化教學課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特點,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將所要表達的內容以直觀、動態、形象的形式向學生展現,將美術中的線條、色彩、創作得以很好的表現,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使學生們在課程中,通過多媒體的畫面去感受、想象藝術的魅力,從而將興趣轉換成持久的愛好,跨入藝術的大門。
美術是一門很抽象且極富想象力的課程。美術課的重要目的就是激發小學生的想象力,運用大膽的想象力進行畫作。如:在課堂上,可以播放學生們經常看的動畫人物形象,然后讓學生們指出他們喜歡的人物。運用多媒體播放的畫面,就能迅速的吸引學生,提升他們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再讓他們參與其中,當他們指出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時,再進行引導,動畫形象都是現實中的人或物改變而成的,它是由原型的。這種引導可以激發學生想象力,進行美術創作,可以大膽的進行想象。學習的目的,不僅是掌握知識,還要運用學習的知識進行創作。多媒體教學中提供的直觀形象的展示,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提升創造力,從而繪畫出優秀的作品。
多媒體提升教學效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全面快速呈現教學內容。多媒體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在美術課的欣賞教學中,在多媒體技術出現之前,由于教科書中的局限性,一篇美術作品只能部分展現給學生,其他的只能依靠老師的講解。這導致學生對作品的整體理解力差。多媒體技術出現之后,老師可以在網絡中下載該作品,再導入到課件中,通過投影儀呈現,讓學生欣賞到作品的全部內容,再針對部分細節的繪畫技法等進行詳細解說。第二,教學的重難點有效解決。針對教學難點,將一篇作品利用計算機繪圖程序,從草圖、涂色到調整、色彩轉換制作成程序,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一邊播放一邊講解,課程生動形象,很容易加深學生的印象。第三,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知識。
欣賞課是美術課程中的重要部分,在多媒體技術出現之前,老師需要花很長時間來準備欣賞課,先要收集各種掛圖在課堂上展示,然后在課堂上用語言進行講解,這對老師來說,工作量很大。關鍵是欣賞課的作品是涉及古今中外的,學生們也不喜歡純粹語言講解的課程。運用多媒體教學,在作品下方顯示作者與相關作品信息,形式多樣,如:文字、圖片、視頻剪輯等,向學生展示那個時代的民俗、自然景觀等,這種感覺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生可以馳騁在藝術的長廊里,學習美術課程,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多媒體展現形式,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更好的進行課程學習。
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動態性、交互性、大容量性等特點,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動態化呈現給學生。多媒體教學的出現豐富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也使美術教學在高效率、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本文主要分析了多媒體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主要應用:培養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提高教學效率、開拓學生的視野。多媒體教學使美術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在今后的教學中將會有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