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紅玲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教師發展中心,河北 保定 073200)
在生物教學中有目的地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學好生物學的最好辦法。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和內在力量,興趣對學生的智力起著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從上好第一節課;改革課堂教學結構;鼓勵質疑;鼓勵創新;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利用多種媒體輔助教學等多個方面論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做法和作用。重點論述引入探究式教學、情境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加強實驗教學,滲透愉快教學等多種新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地激發、提高、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輕松、愉快、自覺地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生物科學素養,適應生物科學技術新時代的發展。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課亦是如此。導言亦稱引言,它應象一出優秀的戲劇的序幕那樣引人入勝給人以美的享受。上課開始,教師應富有激情地應用形象生動,妙趣橫生的激勵語言開課,它能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便于他們的大腦皮層迅速建立適宜的興奮灶,產生積極的思維活動。例如在講到蝙蝠發現和捕食飛蟲之前,可提出這樣的導言:根據科學觀察發現,1只蝙蝠在15分鐘內可以捕到220只昆蟲,有時1只蝙蝠在短短的半秒鐘內可以捕到2只蚊子,由此可見蝙蝠的捕食動作是多么迅速而準確啊!這樣一介紹同學必然會產生疑問:既然蝙蝠在黑暗中具有如此高超的飛行和捕食本領,它一定有著一雙極為敏銳的大眼睛。但事實上它的眼睛不但很小,而且視力極差,那么它到底靠什么來發現和捕食昆蟲的呢?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個秘密嗎?大家一定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想。好的,下面我們就來共同學習蝙蝠是如何發現和捕食飛蟲的,這種帶有激勵性的導言,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使教學能順利進行。
與此同學,還應適當設置懸念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比如我在講到鯽魚外部形態的鰭時,設問:如果去掉鯽魚胸腹部的偶鰭。鯽魚在游動時會發生什么變化?加入去掉背鰭又會怎樣呢?倘若去掉尾鰭呢?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又如在講到種子萌發之前,設置懸念:平常我們所吃的豆芽菜是芽還是根?教師對學生討論不作正面回答,而要學生根據自己觀察的結果作出判斷(先課外布置學生進行綠豆萌發試驗,自己觀察并作記錄)。通過這樣創設愉快的課堂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期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只有將書本的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以分析或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和現象使理論再回到實踐。在運用知識解釋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過程中,可以使學生享受到自己具有一定的生物學知識,培養學生各種思維能力,并有運用這些知識解釋生命現象的能力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如在講關于:"生物富集"時,我先將課前準備好的有關日本水俁病和貓叫綜合癥電視新聞報到片,放給同學看并結合報紙上有關引起原因的報到。讓學生意識到環境污染導致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最終危害到人類,并讓學生列舉周圍的一些環境污染的例子,同時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使學生意識到環境污染已對人類及地球上其它生物的健康、生存和繁衍構成了嚴重威脅,這樣將書本知識和觀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不僅喚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如講在學習“甲狀腺激素”部分時,在了解了甲狀腺激素作用及學習了其典型癥狀知識后,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一些缺碘地區曾流傳這樣的說法'一代腫,二代傻,三代四代斷根芽。'請用有關生物學知識加以解釋”,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逐漸把若甲狀腺激素的作用、食物中缺典會導致大脖子病及幼年時期會導致智力低下和生殖器官發育不全等知識建立了聯系,大部分同學會用所學的知識解釋出其中的道理。經過學生的討論分析,解決了這樣的聯系實際的問題,知識的掌握更容易,同時主動思考的過程也促進了思維能力的提高,學習興趣的培養。
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觀察、標本的采集和制作等教學手段,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理解基礎知識,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認真做好演示實驗,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演示實驗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演示實驗成功能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以后的教學。調查表明,學生對實驗,尤其是親自做的實驗最喜歡,學生對親手做實驗的渴望也是學生熱愛、學好生物的一種內在動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直觀的實驗教學手段,能更生動、更深刻地把相關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例如:上“血液的組成和功能”這節課時,把學生帶到實驗室進行邊實驗邊教學,上課前一天,教師和學生一起去采集新鮮的鮮血,試管,其中一支加入5%的檸檬酸鈉。教學時,首先觀察前一天靜置的試管,然后取人指尖血制成血涂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整個實驗過程以學生實驗為主,教師進行輔導的同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索。最后進行總結完成本課程的教學。整個過程,學生興趣濃厚,精力集中,積極性很高,學習效果比較好。
總之,培養了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就可使他們學得生動活潑、興味不衰。當然培養興趣關鍵在于教師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在遵循教學規律把握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才能使生物教學達到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