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會梅
(新疆阿拉爾市阿拉爾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000)
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學科整合的課堂教學在培養人才方面獨有優勢,按照現代教育觀念,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手段、載體與初中數學學科進行整合,構建新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就會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學習、探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智力,培養能力。
"知識是在情境中通過活動而產生的"。適當的教學情景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情景的創設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使學生能觀其境,聞其聲,融其情。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教材第一章第四節《從不同的角度看圖形》,洪恩軟件在制作這套多媒體課件時,展現了云霧繚繞的廬山,而從不同的角度,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形態,同時打出了兩行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并配以抑揚頓挫的朗誦,非常容易地調動起學生的情緒,引入了新課。
"數學內容的抽象性是數學的特點之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事實、現象,學生不能親自實驗、感知,教師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若能利用CAI課件具有較強的表現時間、空間、運動和靜止狀態的技術特征,將不易觀察到的事實、現象、知識發生的過程展現到學生面前,幫助學生通過感知學習、掌握和運用知識,將有利于突破難點,啟迪思維,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在講《平面幾何序言》"面動成體"的結論時,利用《幾何畫板》中的作圖功能可制作出圓柱、圓錐、圓臺等幾何圖形,從中截取出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并涂以鮮艷的色彩,然后隱藏原圖形,再利用電腦的動畫功能,讓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沿著規定好的路線進行旋轉運動,引導學生觀察運動的結果,此時,因為畫面上清晰地映出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的運動結果是圓柱、圓錐、圓臺,學生一下就理解并接納了"面動成體"的結論,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站在世紀之交,展望世界,國際競爭,實質是國民素質、人才創新能力的競爭。創新教育就是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包括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探索規律,得出結論,直至提出新理論。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一個很有效的途徑,就是再現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上猜想結論,發現定理,從而提高創新能力。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悅和增強自信心,也有助于鍛煉學生克服困難,探求知識的毅力。而運用數學實驗能做到縱橫變通,拓展思維,展現動態的過程,發展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力手段。信息技術為數學實驗提供了非常優越的平臺。比如:不論四邊形如何變化,四邊形四邊中點順次連結所成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使用常規工具作圖容易掩蓋幾何規律,而用"幾何畫板",繪制出動態四邊形,隨著頂點的拖動,中點不改變,產生的新四邊形始終是平行四邊形。形象生動,對發展學生的智力有很大的幫助。
在平時的聽課和下載的一些課件中,我發現不少教師過于注重課件的整體性和精美程度,課件往往是從"同學們好"開始點擊鼠標到"同學們再見"為止,整個課堂流程全部預設得一清二楚,每個環節的內容都被事先寫在了點擊后出現的頁面中,不可更改一次到位。更為有趣的是這里每一個環節都在課件中被事先做好了標準,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演變成了以"電腦演示和學生觀看"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圈,學生的思維都一致的沿著這個圈不斷的、同步的循環,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因此,我們應把握住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通過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靈活多變的操作,使信息技術發揮最佳教學功能,切不可讓多媒體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由過去的"人灌"變為現在的"電灌"。
在中學數學教學內容中很多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調動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活動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動手操作對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更為重要。但是,在使用信息技術與課程進行整合時,有的老師往往忽略了讓學生動手操作這一環節,把課本丟開,一節課都由媒體、軟件包辦代替教學內容的發展過程,學生只需機械地回答"對!""不對!",這樣學生的學習便成為被動學習。然而現代化教學中,教學手段變化了,但教學規律和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沒有變。不能心中只有"技術",而忽略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在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時,我發現很多學生不記筆記,問其原因,比較一致的回答是"來不及",因為信息的轉化非常快,不少學生記了筆記就耽誤了聽課。教學中不少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時,為了擴大課堂的容量,把本來準備板書的內容都事先輸在了電腦里,上課時直接投影顯示出來,這樣一堂課下來,教師在黑板上沒留下任何痕跡或數字,學生就像看了一場電影,這樣做看似節省了時間,但卻忽略了學生的接受和記錄,其效果事與愿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作為傳統課堂教學象征的黑板和粉筆,仍有一些地方是現代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首先,黑板即時重現力強,隨寫隨看,可以較好地控制課堂節奏,內容也可以方便地增刪。其次,板書能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一些解題的格式、步驟需反復強調學生才能完全掌握。此外,好的板書有提綱挈領的作用,特別是在復習課時,知識的系統性尤其顯得重要,學生抬頭一看,便對本章節的重點一目了然。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必須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時間。如果所有結論、規律都呈現出來,學生思考的空間就狹小了。信息技術的應用應當成為完善的教學過程中的一部分。用的恰到好處,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