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赟
(貴州省盤州市雞場坪鎮雞場坪中學,貴州 六盤水 553525)
初中階段是小學階段和高中階段之間重要的過渡階段,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期。因此,負責這一階段教學的初中教師,必須選擇高效率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培養思維。數學是初中階段最重要的科目之一,也是最難學的科目。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既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是一味地用知識點和例題對學生的大腦進行填充。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能力被限制,不具備主動思考的能力,只會按照教師教授的解題思路來解決固定模式的題目。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的教學需求。數學教師們開始將新興的教學模式引入初中課堂教學中,互動式教學一改傳統的“照本宣科”,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加以引導。該種教學方法不再以教師的教案設計為課程引導,教學方式更為靈活,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積極性,讓教師與學生在溝通中相互鼓勵,拓展思維,共同進步,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質量。
盡管推行素質教育是當下我國中小學教師的所普遍認可的,但初中教學改革的成效并不明顯,教學現狀十分不樂觀。初中生活不同于小學階段的生活,學習難度增強,學習節奏加快,學生如果想要效仿小學階段在考試前“臨陣抱佛腳”,是無法取得明顯成效的。并且由于初中數學的知識體系環環相扣,學生一旦在某一個環節出現知識紕漏,就會嚴重影響下一階段的學習,長此以往,成績就會一落千丈。
除此之外,由于初中生在初中教育結束后要面臨“中考”這一“擇?!笨荚?,使得教師的教學壓力陡然增加。因此,盡管許多教師嘴里說著“素質教育”,但他們仍然會選擇過去的“應試教育”,將應付考試作為教學目的,在課堂上強行為學生灌輸知識和解題方法,在課后強制要求學生完成大量習題,既不能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又忽視了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
初中的數學知識不同于小學階段的知識,其中許多內容思維抽象,而學生因為年紀較低、思維能力欠缺,缺乏將抽象思維轉化為具體思維的經驗,因此很難理解那些知識點的含義。以初中幾何教學為例,學生在面對題目中復雜的圖形時會覺得無從下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互動式教學,讓學生意識到數學模型不是“死物”,是可以移動旋轉的,將圖像問題變成生動的情景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轉換,在掌握解題方法的同時,鍛煉數學思維。
盡管初中生已經能夠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但讓他們在課堂上長期保持思維集中,對教師而言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互動式教學,能夠通過互動過程給予學生“刺激”,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對初中數學教師們而言,如何在課堂上開展互動式教學,是一項需要持續深入探討和研究的問題。由于數學是一門來源于生活、最終也應用于生活的學科,因此數學教學不能與現實生活脫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課堂上模擬現實情境,縮減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例如,教師在進行《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教學時,可以通過模擬生活情境為學生進行問題設計:隨機抽取一名學生,與教師分別站在走廊的兩側,以不同的速度分別相向前進,直至兩人相遇。其他學生記錄下時長,再根據時間、距離、速度等關鍵要素,對兩人的速度進行計算。這樣的互動式教學,能夠在互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更積極地投身到學習中去。
生活化的場景,不僅有利于教師進行課堂導入,還有利于學生知識點的鞏固,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世界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以教師為課堂主導,教師設置問題,隨即開展教學,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回答問題,缺少了自主思考的過程。而學生數學思維的提升,是以思考問題為前提的,因此,如果教師想要帶動學生進行思考,就必須舍棄傳統的教學方法。
互動式教學,雖然也是以課堂提問為依托,但教師提出的問題更具有開放性,除此之外,教師通過在教學中施加引導環節,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有理數》章節教學為例,教師在進行“數軸”概念教學式,可以將新知識融入已經掌握的概念中,引導學生思考。在學生們已經掌握了有理數大小比較的情況下,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數軸,讓學生對比數軸上的有理數。新舊知識構成的體系,能夠削減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并通過舊知識的靈活應用,啟發學生思維,增加學生的成就感,提高課堂效率。
初中數學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互動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進行思維轉換,降低學習難度。因此,教師們需要采取相應教學措施,促進互動式教學的施行,在改善師生關系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推進數學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