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京娣
(河北省唐縣大洋鄉中長店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5)
寫作和閱讀密切相關,兩者相輔相成。從閱讀對寫作的作用方面看,閱讀是寫作的借鑒,是讀者間接認識生活的途徑。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產生的情感共鳴,所獲得的思想認同等等,這些對于提高讀者的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閱讀過程中讀者不僅可以獲得對生活的感性體驗,還可以獲得對生活的理性認識。
創造性讀寫結合由閱讀引發學生的聯想、想象,激發創造思維,主要的形式有續寫、擴寫、改寫、讀后感等。如講授完契訶夫的小說《凡卡》后,布置以《凡卡的命運》為題的續寫訓練,要求學生去閱讀契訶夫更多的相關作品,寫出更精彩的故事。
圖片是人們認識之中的基礎認識,而有時又是最復雜的、最難以形容的一種認知。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想象力卻退化了,變得過于關注表象。一幅圖片背后可能蘊含著無比精彩、無比強大、無比深奧的內容,所以教師就要通過圖形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圖畫表達的中心思想。因為想象力就是學生寫作的源泉,所以講授完《草蟲的村落》這篇課文后,讓學生學習作者以別具一格的觀察力、奇異的想象力,追隨一只爬行的小蟲,向我們描繪在“草蟲的村落”也能有奇異的游歷。同時啟發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觀察、發現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充分發揮想象。這樣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文亦是這樣。脫離了現實生活,作文內涵就會流于表象,空洞沒有靈性,創新當然就無從談及,想象力自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木之本。真正的好文章既有一定的現實原型,又有一定的想象藝術,從而進行升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所以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讓他們廣泛接觸外界事物,開闊眼界,認真觀察身邊的人和物。在觀察時要有目的,多角度用心去觀察。創造情景是引發聯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景的創設對表象的浮現起著重要作用。情景的創設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間的聯系。
所謂“感”就是觀察、感受;所謂“悟”就是體悟、思考。觀察、感受是基礎,體悟、思考是升華。“感悟”包括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對文學、藝術的感悟,也包括對現代科學思想的感悟。感悟既是情感的體驗,也是理性的思考。沒有情感的文章是蒼白的,沒有理性的文章是膚淺的。因此,作文教學要激發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悟性。
感悟自然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靈性。回歸自然,感受自然,就是回歸人的天性。朱自清的《匆匆》是一篇優美的散文。燕子來而復去,楊柳枯了又青,桃花謝了再開,這本是人所習見的自然現象,但作者觸景生情,從中感悟到時光匆匆,韶華易逝,青春難再,告誡年輕人必須珍惜光陰,萬勿使其錯過。作者對珍惜時間這個道理并不是去做枯燥無味的講述,也不是去發空洞的呼喊,而是把自己在特定處境里的感性,依托于大自然多種可感的景象之上。
感悟能力的培養不僅要感悟自然,而且要引導學生去感悟社會,這是開闊學生視野的重要途徑,讓他們了解自己所處的生存環境,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還要引導學生去感悟人生,讓他們去認識他人,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理想。
總之,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創造性思維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首推聯想和想象。所以,作文教學必須緊緊抓住想象力培養的這根主線,就如陶行知說的“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靈感,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使其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創作出高質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