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真金
(河北省興隆縣北營房學區楊家莊小學,河北 興隆 067300)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主要課程。科學課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進行知識創新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科學態度、提高學生科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實驗教學作為幫助學生獲得科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應占較大比例。因此,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每一位一線科學教師的永恒追求。然而,作為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由于學生的科學素養弱,學?,F有教學條件差等原因。要想真正提高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應做到以下幾點。
由于村學生家庭條件較差,為此,我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閱覽室和電腦室,讓學生通過查閱相關圖書,上網瀏覽相關知識等途徑,收集相關信息。如教學《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課前,我帶學生來到電腦室,讓學生通過上網收集關于潛艇的各種知識,收集了大量的潛艇圖片,了解了潛艇的發展史,還發現了潛艇能潛水的秘密,為新課的研究打下基礎。
實驗材料是實驗教學過程的重要因素。要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愛做實驗,會實驗,就要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盡可能地自己準備實驗材料。如在《造一艘小船》設計中,我讓學生準備了飲料瓶、易拉罐、泡沫、塑料、木片、橡皮泥、剪刀、牙簽等材料,由學生自主選擇,分組研究,制作出不同的船。這樣準備實驗材料,不僅滿足了學生的需要,便于學生合作實驗,而且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使學生更樂于實驗,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夸美紐斯曾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動力,而創設游戲情境的學習活動,是一種滿足學生認識和身體需要的輕松自由的學習活動。在教學《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時,我先做了一個“沉浮子”的小實驗。在我的控制下,“沉浮子”一會兒上升,一會兒下沉,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都急著想要找到“沉浮子”的秘密,為后面的實驗打下基礎。通過一個與實驗教學密切相關的小實驗,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并能維持這樣的學習動機進入更深入的探究活動。
師生自己動手設計、制作教具,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想象能力,活躍思維,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體味到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
一件成功的自制教具的誕生,是教師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是教師經過對教材的深入的研究。根據本校實驗器材的實際情況,我經常自己制作實驗教具。如教學《雨天的布料》這一課時,我自己制作小型噴霧器,自制實驗教具使實驗更加容易操作了,實驗的效果也相當明顯,結論的得出也更讓人信服。
學生通過參與自制實驗器材活動,不但鞏固書本上基礎知識,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愛科學的情操。在自制實驗器材的過程中,學生首先是要弄懂課本上的內容,理解課本上的知識,才能設想出實驗器材的雛形,然后才能進行具體的設計、試制。在具體制作中,學生還要經受多次失敗的考驗,身心得到陶冶,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自制實驗器材不但可以補充現有教學儀器的不足,節約開支,而且實用性強,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安全可靠,取材容易,對提高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起著很大的作用。
科學實驗教學倡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因為合作探究不僅能使學生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反思或批判,從而建構起新的和更深層次的理解,易于生成新的問題,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合作意識。所以,在上科學實驗課前,我先讓學生建立合作小組。由于我校各班學生人數較少,學生又存在知識、習慣、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因此應合理搭配,將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性別、個性不同的學生分配在同一組內,組成4人的小組,促使合作學習小組形成“組內互助合作,組間相互競爭”的氛圍。使實驗能力強的學生得到更大進步,同時也使實驗能力相對弱的同學,得到及時的輔導和幫助,獲得鍛煉與提高。例如在研究“滾動與滑動”實驗中,各小組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共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做實驗,檢測哪種方式最省力,為什么?每個小組的成員都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學生開展小組比賽,激發了學生協調完成任務的積極性。
總之,農村小學的科學教學與城市相比存在著很多方面的不足,像實驗儀器的缺乏,資料查閱的不便,無形象生動的多媒體等。只要我們正視現實,有改變現實的決心,發揮農村的優越條件,就地取材,進行科學探究,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努力,充分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就一定能走出一條適合農村科學實驗教學的新路,使農村科學課程的有效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