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婷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的過程,在特定的環境中,改進或者創造新的事物,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本校的舞蹈專業的就業方向主要是學前教育專業,未來將會成為幼兒教師,幼兒正是想象力豐富的年紀,中職教師對中職生創新思維的引導會增強中職生舞蹈的技能性,會加強他們對舞蹈探索的欲望,會拓寬增加中職生畢業后工作就業的前景。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搬照套,模仿教師的舞蹈動作,而沒有更多的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固化對動作的理解,可能會影響今后就業的靈活性。所以,在中職舞蹈教學中也必不可少的要加強學生的創新思維。如何讓學生有創新思維呢?筆者做了以下幾點思考。
第一,加強舞蹈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創新和創作是需要扎實的基本功知識上,中職生通過對舞蹈基本知識的深入了解,分清每個民族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古典舞要在“圓”的軌跡上進行創新;芭蕾舞則需要在“開、繃、直、立”的能力上分解動作;現代舞要求解放自己的全身。如果在舞蹈創新中沒有遵循最基本的原則去改變,就會讓人看不懂你的舞蹈想表現什么,到最后只會是四不像。舞蹈基礎知識的掌握在培養中職生創新思維時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中職生學會如何自主學習也是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環節,學生如果只會一味地模仿教師的動作,不去動腦思考,長此以往就會養成不愛動腦的習慣。創新思維是一種腦力活動,是一種想象力的活動,聯想越寬廣、越豐富,創造力就越強。作為教師要不斷地去引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學會聯想,學會創造,就會在一次一次創造中成長。比如教師給一段簡單的小視頻,讓學生們分組,對著鏡子去自主學習視頻中的動作,每一組在規定時間完成小視頻中的動作學習后,全班展示,選出最好的一組同學進行獎勵。鼓勵大家積極去鍛煉手眼配合,在一次次鍛煉中激發聯想的種子,讓聯想的種子生根發芽,最終收獲創造的果實。
第三,培養中職生舞蹈的創編能力。在課程的安排上,對教授完畢的舞蹈組合進行分組改編。組長和組員可以分工協作,組員通過對舞蹈動作隊形的變化,可以對舞蹈動作的肢體表現進行創作性的改動。例如分配每一組統一的音樂,創編出不同類型的舞蹈,各組自由發揮,充分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改編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大腦進行創作。教師通過課上對舞蹈組合的匯報,發現越來越多學生會對原有的舞蹈動作進行改編,在動作的方向、角度、強弱變化上做調整,呈現出不一樣的舞蹈組合。教師也可以設置一個主題,幼兒教育經常會用一種動物來作為舞蹈的主題,用小貓來創編舞蹈動作,小貓有溫柔的、兇狠的、可愛的,小貓的動作上可以有小貓曬太陽、小貓走路靜悄悄、小貓找尾巴、小貓抓老鼠等動作進行發揮,只要學生抓住小貓這個舞蹈動作的特點,經過自己擬人化的想象,就可以創編出屬于自己的舞蹈。教師在教授學生創編的方法的同時,激發了學生創編的能力。
第四,把舞蹈創編的思維貫穿教學的始終。課上我們要積極灌輸創編的教學理念,課下也不能放松對學生的要求。現代信息化教學的改革,學生在互聯網上學習的知識非常豐富,不再局限于課堂45 分鐘的學習,課外學生也可以通過各種視頻APP 學習到各種舞蹈,接觸到更多的舞種,在奠定學生學習舞蹈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創造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學生會根據自己對舞蹈的喜好,挑選出不一樣的舞蹈,并對適合自己的舞蹈進行學習。課外,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視頻練習,讓大家接觸流行舞、拉丁舞、爵士舞、漢舞等,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讓學生更具有發散思維的可能,創新思維的萌芽就在學生的腦海中進一步形成了。
第五,重在發展個性和創造性,改變傳統的考試形式,正確評估學生的成績。傳統的考試只是測試學生是否認真學習這一學期教師教授的舞蹈組合,并反復練習教師的動作,無法體現出不同學生之間不同的個性,也不利于學生培養發散思維。而現在教師可以在學會舞蹈組合的基礎上,增加一項自選舞蹈組合項目,學生可以去選擇自己喜歡的舞蹈組合進行考試,現在舞蹈種類繁多,有的學生喜歡漢舞,有的學生喜歡動漫舞蹈,作為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期末成績上設置加分項目。增強學生們學習舞蹈的積極性。更主要是讓每個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得到充分展示。
作為人民教師,我們要積極投身到創新教育的研究中去,把創新思維滲透到舞蹈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培養出一批批有創新思維的學生。筆者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國中職生舞蹈創新教學也將走上健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