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河南大學外語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義務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根據能力水平分為5個級別,其中,二級為六年級結束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具體在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技能層面,應當達到如下要求:(1)語音:了解簡單的拼讀規律,單詞的重音,句子的重讀以及常見的語音現象;(2)詞匯:學習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并能初步運用400個詞左右;(3)閱讀:能根據拼讀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等。基于上述要求,選擇合適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小學英語教師尤為重要。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時期,但是較大的詞匯量以及教材內容對學生來說相對困難,如果沒有正確的教學方法,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造成極大的打擊。在筆者看來,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有效的減輕學生在語音、詞匯及閱讀方面的負擔,使學生對英語保持長久的興趣和熱情。
自然拼讀法,即“Phonics”,主要是通過開發學習者的音素意識,即通過聽辯,識別,與熟練運用混合,拆分與重組單詞中的字母來培養學生見字母識發音的能力,通過讓學生辨認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在字母與發音之間建立直接聯系,做到“聽音能寫,看詞能讀”。具體來說,自然拼讀法需要學生掌握44個字母及字母組合的基本音,在掌握了這套基本規則系統的情況下,學生可以讀出80% 左右的常見詞匯,從而提升其閱讀與寫作水平。
自然拼讀法起源于18世紀90年代,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開發了新的教學模式,在90年代,自然拼讀法已經廣泛運用于英美國家的學校教育中。在國內,自然拼讀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影響范圍還不夠廣,相關的理論以及實踐也不多,然而,近幾年來,不論是學校,還是校外培訓機構,亦或是學生家長,對自然拼讀法的熱情與興趣也空前高漲,針對這一情況,我國學者也逐漸開始研究自然拼讀教學法的應用。如學者高敏在《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中提出,“自然拼讀法具有其優越性,可以有效利用漢語拼音的正遷移,避免學習國際音標帶來的干擾,同時提高學習和記憶單詞的效率,促進學生各項語言技能的發展”。總體來說,我國學者雖然已經著眼于自然拼讀法的研究,但是數量較少,實際運用該教學法的學校也是屈指可數。因此,筆者認為,探討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極其必要的。
根據自然拼讀法的含義及特點,結合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筆者就如何利用自然拼讀法提高學生的語音,詞匯和閱讀能力進行了探究。
語音教學在小學生英語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學生來說,語音是其學好英語的最基礎的一環,甚至直接影響今后英語的學習成效。英語語音的不過關會影響到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甚至造成學生不敢開口說英語的情況,然而在如今時代大發展的背景下,英語口語交際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必須從源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音基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擺脫“啞巴英語”。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發音是語音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在這種需求下,自然拼讀法的優勢就逐漸體現了。
正如前文所述,自然拼讀法需要學生掌握44個字母及字母組合的基本音,因此,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可將音素的教學與字母教學同步,在字母教學的過程中,可采用多種趣味性的符合學生年齡的教學方法,比如說全身反應教學法,圖片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讓學生感知每個字母與其讀音之間的對應關系,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滲透自然拼讀的方法。以字母A,B為例,在教授時可融入詞匯apple,bee,形成A-a-apple,apple-apple-apple; B-b-bee, bee-bee-bee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節奏和韻律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變換教學形式,實現課堂內容最大程度上的豐富性,使得學生全身心投入,感知自然拼讀的魅力。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由于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詞匯量,所以可以嘗試幫助學生回顧所學,喚醒內隱記憶,使得學生形成一套字母與語音相對應的圖示,建立完整的字母與發音的對應關系,逐步實現能夠自然讀出常見詞的能力。教師可充分利用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借助學生對漢語拼音的牢固掌握,來引導學生掌握輔音字母與其讀音之間的聯系。至于元音字母,相對而言較為困難,它有自己的一整套系統,但是當學生已經初步建立輔音字母與讀音之間的聯系之后,就可以嘗試一些簡單的拼讀,在學習新單詞時,教師在反復教授之后,可嘗試單獨教授元音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在反復誦讀過程中,讓學生感知元音字母的發音,之后,將發音相同的詞匯進行歸類整理,多次誦讀之后,學生就會對這些元音字母的發音有了初步感知,隨著詞匯量的增加,學生對字母與讀音之間的關系理解地也越清晰,也就可以逐漸培養其建立字母組合與讀音之間的關系。
英語詞匯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中具有重要意義,語音的準確度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而詞匯的豐富度可以增強學生的語言知識,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詞匯是深入學習英語的基本要素,正如建造房屋所需要的磚瓦,雖然基礎,但是卻是必不可少的,在語言文化的交流中也起著重要作用。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頻數的增加以及外語教學研究的深入發展,詞匯教學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認識英語詞匯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獲得最佳的詞匯學習和記憶方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詞匯學習習慣,已經成為小學英語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在筆者看來,詞匯的學習是學生提升閱讀和寫作水平的第一步,借助自然拼讀法幫助學生獲得詞匯學習的渠道是小學生英語教學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具體的詞匯教學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通過設置恰當的情境,可以使得學生對詞匯的感知更加的深刻,同時增加詞匯呈現的豐富性。例如,在學習有字母I的發音/i/的單詞:big, pig時,可以借助簡筆畫在黑板上畫一只小豬,同時呈現出 i—g—ig 和 p—ig—pig。和學生一起將詞匯進行拆分學習,進行拼讀,在此基礎上,可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比如說引導學生學習dig,tig,fig等詞匯,這樣就有效而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在此之后可以教授學生 a big pig,呈現出相應的畫面,形成情境:A big pig digs a hole.采用這種方法,讓學生在趣味情境中習得詞匯,擴大詞匯量。此外,教師可以自編或者查詢一些具有韻律,朗朗上口的歌謠,繞口令等,將這些和所學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在提升學生詞匯學習能力和興趣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習了pig 和 pink兩個單詞后,可采用這樣一首兒歌“Pig,pig,pig; Pink, pink, pink; A pig in pink.”來幫助學生掌握字母P和I的組合拼讀。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英語教學的起步越來越早,尤其是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一年級起就開始英語課程的學習。學生家長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可以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融入國際化的環境,接觸多元化的文化背景知識,也正是如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也是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考慮的問題。據美國國家研究會中閱讀研究團隊的一篇名為“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所述,閱讀能力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能力,分別是音素意識,語音能力,閱讀流利度,詞匯擴展能力以及閱讀策略。在這所需要具備的五種能力中,前兩種能力都是可以通過自然拼讀法來進行訓練和發展的。準確的音素意識有助于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處理新單詞的問題,而語音能力則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及理解的正確性。自然拼讀法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最終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采用自然拼讀法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該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語言基礎,選擇符合學生當前能力水平的閱讀材料。在實際課堂教學時,在熱身環節可引導學生回顧復習之前所學習的拼讀規則,可以借助一些圖片等能喚醒學生的記憶。接下來就要為學生呈現新的內容。在這個環節,教師應當盡可能詳細的呈現出教學材料,選取具有相同音素的詞匯,大聲讀出,讓學生找出規律,之后再詳細教授發音規則,可以借助閃卡完成。在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之后,可以提供給學生一些短句子讓他們獨立完成閱讀。可以采取競賽的模式,激發學生的動機和興趣。在這些前期工作完成之后,就進入到最為重要最為核心的一步,帶領學生做小故事閱讀。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就在于借助學生習得的自然拼讀規則來促進學生的閱讀。學生需要根據自然拼讀規則去嘗試閱讀故事中的詞匯與句子,然后根據一些情境圖片去理解整個故事的含義。通過故事閱讀,學生不僅可以將自然拼讀規則掌握的更加牢固,同時也理解了故事的含義。在課堂上,如果時間允許,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隨堂測試,去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總體來說,自然拼讀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的過程是從自然拼讀規則的學習到故事閱讀的過程,其間可以伴隨一些有趣的歌曲,游戲或者其他的課堂活動來幫助學生習得自然拼讀規則,并將其靈活地運用到故事閱讀中,提升閱讀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大多數學生的專注力較差,有意注意的時間也較短,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課堂活動,單純的進行拼讀教學,機械重復,難免會使得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無法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遵循杜威的“從做中學”,讓學生親自參與課堂的實施,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使得學生保持對課堂的長久熱情和動力。
課堂教學應當遵循總分總的原則,所謂總分總,即教師在課堂教授時整體講解之后,要單獨詳細講解,學習完畢之后,要帶領學生再次復習。學生課堂記憶多數為瞬時記憶和短時記憶,如果不及時復習重復,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應用,很可能造成的結果就是一節課結束,學生所學已全部忘記,這樣就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及時復習,應用,克服遺忘的發生。
在使用自然拼讀法進行教學時,一定要遵循具體課堂具體分析的原則,即便是同樣在教學階段的課堂中,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教學模式也應當有所差別,針對同年級段的不同班級,也應當根據班級的整體氛圍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點進行具體詳細的設計。另外,雖然自然拼讀法源自英美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但我國教師不應盲目照搬其經驗,應當充分考慮到語境差異,結合我國學生的實際,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在如今時代發展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也日益受到重視,在小學階段采取合適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自然拼讀規則的學習,學生可以在語音、詞匯以及閱讀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自然拼讀法并不能完全概括英語單詞中的發音,還有少數不規則情況的存在,教師在教學過程應當予以說明,以免對學生造成誤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發掘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