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華
(濰坊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濰坊 261061)
隨著各大高校的不斷擴展,高校學生已經不再是象牙塔的一員,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大學生之間的競爭無時不在。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很多學生在多元價值觀的影響下,對于人和事在心理認知上產生了巨大的偏差,這些心理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會產生危險的行為。高校輔導員作為與大學生最為貼近的工作人員,加強對于大學生的心理疏導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職責,高校輔導員如何及時發現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做出有效開導是需要討論的問題。
家庭教育對于學生心理影響極深,在高考之前父母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生高考考查各個學科的學習之中,對孩子的智力教育成為這個階段家庭教育的重點。這個階段的學生正是培養積極向上健康人格的培養階段,錯過了對學生教育的最佳時期,這為學生進入大學階段的心理健康埋下了隱患。當學生進入大學之后,父母由于長時間見不到子女,對子女主要以經濟支持為主,對于孩子的教育局限在經濟層面很少有教育子女的機會,忽視了子女心理健康問題,使大學生缺乏家庭教育對大學生的影響。
當學生進入大學之后與之前相比在人際交往、學習環境、業余生活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變化,這一切都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產生影響,是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大學階段的人際交往與以往相比都有較大變化,大學階段的人際交往呈現擴大化、多元化、社會化的趨勢。剛入大學的學生面對如此巨大的變化,有的學生不能很快的適應多變的大學環境,會使學生的心理發生變化。有的學生自尊心比較強,人際交往能力比較差,面對多變的學校環境,怕被別人看不起,會產地自閉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會使人際交往出現許多問題,這嚴重影響了大學是正常交往。而有的學生由于在高中階段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過分關愛,使這些學生做事做事都以自我為中心,產生了自私自利的心理。進入大學后這些學生在與其他人交往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矛盾。由于這些大學生缺乏必要的社交經驗和技巧導致人際關系緊張。使大學生出現許多心理問題,影響大學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對人們的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重要的影響。互聯網極大的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的時間和空間,人們之間的交往不需要面對面的接觸,只需要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實現以互聯網為平臺的交流。高校的大學生是互聯網主要用戶,高校大學生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會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影響。互聯網雖然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簡化了學生交流的流程。但是這種通過互聯網的交流方式會出現人際關系障礙和情感問題。由于網絡溝通缺乏有效的互動和情感交流,出現了許多新的心理問題,如 :互聯網孤獨癥和人際之間的信任危機等。因此要特別注意這些由于時代的發展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的巨大影響,靈活運用相關知識,積極找出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措施。
大學生處于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殊時期,這個階段的大學生處于青年中后期,進入到大學生階段后學生的生理發展比較成熟。當代孩子的生理發育比較早,性生理發展也比較成熟。進入到大學之后,由于有了較多的業余活動之間,開始通過行動對異性進行追求。處于這個階段的學生性心理不是十分成熟,在這種不成熟的心理的驅使下,在追求異性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當的行為。當自己渴求的結果與現實產生差距時會出現一系列心理問題。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恐懼心理,甚至會出現一些過激的行為。這要求大學生正確對待自身的情感問題,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是國家的支柱,每個大學生對于國家未來的發展都十分重要,是促進我國家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這一切的基礎是生命的存在。生命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必須要重視和珍惜生命。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學生卻有著輕視生命的心理。根據某高校的調查結構顯示 11.65%的大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有過輕生的念頭,30.16%的大學生經常有輕生的念頭,這比例遠遠高于其他群體。很多的大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認為只有結束生命才能夠拜托目前所處的困境。在大學是教育中生命教育應該放在首要的地位,高校輔導員要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做出科學的心理輔導和干涉,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可貴,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生活和學習中去。
心理素質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對于大學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有重要的影響。以什么樣的心態融入生活,生活就會回饋你一個什么樣的結果。高校的大學生從小就一直受到學校和家庭的呵護,猶如“溫室里的花朵”并沒有經歷過外面的風風雨雨。一旦遇到困難而無法解決時,會產生困擾,進而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果這些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就是在大學生的心理不斷的滋生,最終產生嚴重的后果。因此,高校輔導員要及時發現學生異常情況,了解學生的心理困惑,引導學生走出思想上的誤區,防止出現偏激行為,使學生能夠堅強的面對遇到的困難。
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輔導解決大學生遇到的生活和學習上的問題是新形式下高校輔導員的責任和義務。所以高校輔導員要積極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成為學生的引路人,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去。
針對大學的心理輔導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對于輔導員的心理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具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在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對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在工作中積極總結遇到的問題,并通過學習理論知識解決遇到的問題,掌握心理咨詢的方法。還需要加強對輔導員的培訓,通過各種途徑為輔導員學習理論知識創造條件。
輔導員的疏導意識對于提高輔導員的疏導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可以保證學生以一個很好的狀態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去,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高校輔導員的心理輔導工作與其他教師的教育工作一樣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部分。只有認識到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才能主動開展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有針對的“心理關照”。
理論的最終目的是應用于實際,因此高校輔導員在掌握豐富的心理學理論的前提下,要重視培養心理輔導的操作能力,積極的了解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
如高校學生在目前就業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高校學生內部的小團體化嚴重,學生之間容易產生嫉妒和攀比心理等,通過常見的心理問題找出科學合理的輔導方法,使學生重建人際關系的正確認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總結:在新的形式下高校的大學生面臨各個方面的壓力,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產生了各種心理問題。高校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不僅會影響其正常的學習生活對未來的發展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要重視對大學生的心理疏導。通過培養輔導員的心理疏導意識、加強心理疏導理論知識的學習、構建心理疏導機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心理疏導等幾個方面來促進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