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方蘭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界埠鎮界埠中心小學,江西 吉安 331300)
閱讀能力是語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可是,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少語文教師覺得越來越不會教了,特別是對閱讀教學,這種感觸尤其深刻。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首先是因為在語文教學課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個教師的語文教學理念,集中地表現出一個教師駕馭教材、控制課堂、組織學生、運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閱讀課是以一篇篇文章為師生課堂對話的中介。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個以文字為媒介的、表達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結構的統一整體。每篇文章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每篇文章都講究結構完整、用語準確、表達清楚。語文教師要研究和處理好每篇文章,都要調動多方面的知識儲備、全方位的理論素養,甚至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見,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
怎樣突破語文教學的這個難點,提高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輕負高效”閱讀呢?運用“漢之星”是破解語文教學這個難點的重要策略。
“漢之星”是漢字的一種輸入方法,是國內第一款通過國家標準評測的漢字輸入系統。“漢之星”輸入主要是按照漢字的結構方式進行層次拆分,以偏旁和筆畫為碼元,采用首碼、尾碼和音碼三碼輸入的方式對漢字進行拆分的編碼教學,具有以形為主,以音托形的認讀識寫特點,符合漢字構字原理和漢字識字教學規律。而且每個字只需要三鍵就可以輸入,如“期”字,秩序鍵入該字偏旁“其”的首拼字母“Q”(首碼),“月”的首拼字母“Y”(尾碼)和該字的發音字母“Q”(音碼)即可輸入該字。而且這種輸入方式有利于學生記住漢字的結構與發音,幫助學生快速、準確的識字,減少錯別字,達到識字迅速,寫字準確,運用自如的目的。
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信息技術理論指導下,開展運用“漢之星”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可以更加科學地認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象、總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經驗、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特點、探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借助“漢之星”導學功能,讓學生親自動手查找難字、難詞,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可以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求知興趣。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能力,增強對閱讀的趣味感,形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促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運用“漢之星”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啟迪學生的智慧,讓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得到了發展,從而增強學習效果。
運用“漢之星”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提高課程改革的實效性、提升語文教師自身的素質以及促進學校發展都具有很高的實踐意義。
運用“漢之星”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實踐,筆者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探索。
興趣是所有行為的原始動力。提高閱讀能力,首先應該培養他對閱讀的興趣。“漢字星”漢字輸入系統同時具有字、詞查詢功能,這就是漢之星漢字輸入系統的導學功能。利用導學功能對漢字的拼音、筆畫、結構、釋義、組詞、近義詞、反義詞、同義詞等進行查詢,增加學生的識字量、詞匯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
運用“漢之星”教學平臺,當輸入一個漢字后,就會相應跳出這個字的很多詞組,學生的詞語接觸面得到有效擴展,這樣的有意或無意注意對學生的詞語記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漢之星”輸入主要是按照漢字的結構方式進行層次拆分,符合《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這樣學生在學習和練習“漢之星”輸入過程中,不僅會規范學生的筆順書寫規則,而且正確的筆畫順序將提醒學生注意平時的規范書寫。例如在開始學習“弱”字時,學生一開始編碼錯誤,取首碼“弓—G”,尾碼取最后一筆“提—T”,結果就輸不出來。學生通過討論研究,才知道尾碼取“兩滴水—L”,正確編碼為“GLR”。這樣學生就會對弓字里面的兩滴水記的特別清楚,讀的特別準確。
“漢之星”有拆分識字功能,運用這種功能和拆分識字功能,學生在預習中可以用拆分法分析、學習新字,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準確率也高。學生興趣濃,積極性高,主動識字效率提高,不但閱讀速度快,詞匯量也大大增加。“漢之星”還有自動跟隨和查詢,學生可以運用這種功能對識字進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