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麗萍
(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委黨校,湖南 永州 425900)
引言:自黨的十八大開展以后,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提到底線思維,而且在進行重要講話和領導干部教育的過程中運用底線思維要求黨員干部,強調在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進一步貫徹馬克思主義理論,充分的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提高國家建設的戰略性思維創新性思維以及底線思維能力。在十九大報告中,要多次將守底線兜底線生態保護紅線等相關底線思維的話語應用到重要講話和思想教育中,進一步說明底線思維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時期有著非常重要的思想指導作用。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運用底線思維,是將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可行性思維方法之一,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不可缺少的思想意識表達內容。而國家主席習近平針對底線思維更是進行了直白的闡述:“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充分的踐行這一底線思維思想,從而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貢獻力量。
未雨綢繆與底線思維有著相同的中心表達意思,在習近平底線思維思想的指導基礎之上,告誡我們在進行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因時刻具有憂患意識。結合底線思維思想,將中國人的為人處事態度以及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和國家命運的發展都進行了危機意識的防范。憂患意識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憂患意識告誡我們在人生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未雨綢繆這樣才能夠,運籌于帷幄之中,從而是人生的發展更加順利。同時在憂患意識下可以幫助我們具有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當中的困難能夠自強不息自我擔當。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底線思維思想就是憂患意識思想,以憂患意識作為底線思維的邏輯理論形成過程,通過這一高度自覺的主體憂患意識,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與能力道德進行有效的融合,引導廣大人民在自身發展與國家建設的過程中能夠時刻自我警醒,同時也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方向和工作態度提出了新的指導思想。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習近平主席的底線思維要求我們在出事之前先做好準備和防范,從而在想詳細準確的計劃中將隱患和危機扼殺于萌芽之中,這樣才能夠運籌帷幄,找到克敵制勝的決策權。古人云,無事則深憂有事則不懼,夫無事而深憂者所以為有事之不懼也。只有真正的具有了底線思維,只有真正的具有了憂患意識,才能夠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憂患不懼怕。國家的發展也是如此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我們都應該做到有備無患,這樣才能夠在面對大事的過程中井然有序的處理,同時在憂患意識的鞭策下,不斷的務實自強,提高自我,為社會主義建設而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進一步鞏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力量,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前行提供無限的動力。
底線思維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憂患意識發揚,同時也充分的結合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智慧,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充分的應用到治國之中,體現出了習近平主席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華民族的實踐問題進行緊密結合思考的重要思想指導策略。
結合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智慧我們在堅持底線思維的過程中需要擁有足夠的短板意識,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短板會影響整個事物的功能表現,因此要綜合分析事務的短板現象,以短板現象為基礎定義自己的位置,這樣才能夠在不被蒙蔽雙眼的情況下充分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從而確定自己的位置。因此短板意識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謙虛意識,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謹慎意識。結合習近平主席的底線思維,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應充分地結合“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發展進行全方面的考慮和定位,只有在全方位定位的基礎之上,結合自己發展過程中的短板,才能夠將中國的發展定位準確,也才能夠找出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從而結合相應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改善,在風險防控和認識不足的基礎之上使社會主義的發展更加穩定更加和諧,同時也奠定堅實的基礎為社會主義的長遠發展貢獻力量。
例如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在管黨治黨的過程中都失之于寬松,導致中國共產黨黨內腐敗問題非常嚴重,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進程。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充分的踐行底線思維,中國共產黨發展在深刻分析中國共產黨發展短板的問題基礎之上,對中國共產黨的治黨管黨進行了針對性的策略改善,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拍,對中國共產黨治黨取得了階段性的反腐敗斗爭勝利。結合這一底線思維的應用,針對中國共產黨發展過程中的隱患進行了有效的消除,同時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發展能力。而體現體現思維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貢獻了思想指導力量。
結束語:中國有著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自古以來政治家思想家在治國安家的過程中都有憂患意識,而習近平主席以底線思維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為奠定中華民族社會主義建設的堅實基礎提供了思想指導方向,也對現階段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風險防范策略,以底線思維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將進一步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具有更大的進步和更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