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臧村鎮詹莊小學,河北 保定 071100)
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不僅在于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文學基礎知識,更應該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往小處說是一個人文學知識的積累,往大處講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價值觀的體現。同時,語文素養是小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小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它對于小學生的語文知識的學習有著相當重要的啟蒙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學除了承擔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以外,還承擔著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雙重任務。
那么為什么要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著名學者朱永新先生曾經說過:“閱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閱讀,讓時間和歷史記住我們,閱讀,讓吾國之驚魂永世傳承。”就連偉大的人民總理周恩來也曾在年少時發出過“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的歷史聲音,可見,閱讀的重要性之重。因此,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從小學階段就開始抓起,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6-12歲的小學階段,是學生的良好習慣,包括心理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學生閱讀能力形成的黃金時期,但是,在這一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兩個條件才能挖掘出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即閱讀的持續性和連貫性,也可以說是閱讀習慣的培養,持續連貫的閱讀是一種好的習慣,每天要有一個一到兩小時的讀書時間,這對學生來講非常重要,俗語說,習慣成自然,當閱讀習慣變成一種生活的自然常態,持續下去文學素養定會得到極大地提升。第二是閱讀量的累積,閱讀量要達到一定的標準,這樣才能有一定的提升,在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的黃金時期,應該多多閱讀,多多看有關于各個方面的書籍,在閱讀上有一定的積累,這樣才會不浪費黃金時期的這種學習發展的能力。作為6-12歲小學階段的孩子,不能只把注意力都集中投入到語文課本的學習和老師布置的作業里,單純一本簡單的小學語文課本知識容量,遠遠不能滿足一個孩子的大腦成長的需要。只有博覽群書、海量閱讀,廣泛閱讀百科常識的書籍,各類文學雜志,這樣才可以提升孩子的智慧,讓孩子的思想不斷成長與成熟,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和學習能力。
閱讀能夠充實一個人,將小學生愛鬧愛玩的多余精力運用到閱讀中,使他們徜徉在書的海洋里。當然,閱讀還可以增加自身的修養,可以使人博學多才,可以答疑解惑,讓學生對于未知的未來有一個美好的展望。閱讀還可以使人更加了解世界,了解人類,了解自己,讀書可以引領我們到很多去不了的世界,讀書可以作為無聊時的消遣,也可以作為取得文憑的工具,當然小學語文不需要考慮文憑一說,但它卻能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隨著網絡的崛起,小學生的課外時間被各種影像,動畫片所吸引,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有了閱讀的興趣才會提升閱讀的質量。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在閱讀時身臨其境,仔細專心閱讀,將自己帶入到文章的情景之中,想作者之所想,體會文章所要傳達的思想和意義。必要時,可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對于文章的結構,內容,人物和思想有一個個性的把握和很好地認識,對文章的內容的想象和情景的想象多一些,多腦補一些情景內容會把自己更好的帶入文章之中,達到身臨其境之感。另外,教師對于學生的閱讀教學應該要有科學的閱讀方法指導。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程式化,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主體,根本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起不到任何積極作用,學生在課堂上完全處于被動狀態,對于學習毫無激情可言,這無疑是一種失敗的教學方法。積極的語文閱讀課堂應該是積極的,學生有獨立思考,合作,自主學習的時間,課前有自己的感悟,探究和發現,課上會與老師同學積極探討,對于學術問題敢于積極發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或創造性的見解,這才是一種學生積極閱讀學習的狀態,一種健康的學習方式。最后,教師應該注重學生閱讀的環境,環境的好壞會影響到學生的閱讀心情。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些課外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僅僅閱讀課本文章會嚴重阻礙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會下降,因此學校應該設定專門的閱讀室來供學生閱讀,為學生提供一個安靜清雅的閱讀場所和閱讀空間。相信在這種良好的文化閱讀氛圍的熏陶下,每位學生都會成為閱讀的愛好者,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也會大大提升。教師在教學時還應該注重引導學生以讀為根本,教會學生精讀和泛讀,讓學生學會理解的讀,傳情的讀,讀出情感,讀出韻味,從讀中體會到文學的優美,從讀中體會到中國語言文字的獨特之美。
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閱讀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亦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能為寫作積累下很多的素材,在寫作時思路也會更加清晰,都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因此閱讀對寫作也具有重要作用。古語曾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更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如此之多的名言,無一不在昭示著讀書和閱讀對于人們的重要性。因此,從小學階段開始便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人們來講非常重要,教師更應該在小學的閱讀教學中起到一種啟蒙性的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