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瑛
(江西省高安市新街中心小學,江西 高安 330811)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家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新課改中明確提出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主動進行探究,通過引導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使思考問題的思路得到拓展,使學習水平得以提高,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創新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過程過于單一,過于傳統。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學生。對于教師來說,他們的天職是教,換句話說,在教學活動里,教師只是配合學生的輔助者,學生才是真正起主導作用的核心人物。因此,對于教師來說,不管是探索教學方式方法,還是設計教學計劃方案,都要以學生需要為基本出發點。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教學脫離學生,教師只顧著教,不了解學生的個性,課堂上也不給學生思考時間。
從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來看,教師并沒有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沒有把握住教學的實質,也沒有掌握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甚至對教材構成和內容都知之甚少。教師不具備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問題的能力,更加不能針對問題分析原因尋找解決途徑。課堂教學中教師找到了教學問題的存在,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更找不到出現問題的原因,甚至就算找到了問題,也想不出解決問題的方式。
教學過程中缺少目標性,個性化課堂教學不能過于單一,這樣就沒辦法激發學生的個性,對學習無法產生興趣。因此對待學習的時候,不管是思維方式還是解決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差異。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現實情況來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這是開展教學最重要的活動,以往只出計劃和方案而缺乏目標,簡直就是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如果沒有目標課堂就一盤散沙,學生沒有學習的欲望、沒有聽講的心思。之所以會出現教學目標的模糊,根源在于教師自己主觀意識上的偏差,很多教師對什么是個性化教學沒有做深入研究。
教師要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設計更加巧妙的問題,讓這些問題能夠帶著學生的思路一起前進,一步一步地將學生的學習思維打開,學習熱情提升,學習主動性加強。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每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相應的知識,這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沖動,想要去探索書中的文字。課堂中學生相互交流很重要。每個學生對問題的看法,理解都不同,這樣表現出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已有的知識累積不同的知識。課堂中必須讓學生集體討論,每個學生都要說出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理解、分析、解決方法。在學生之間的交流中,學生都表達了自身的觀點,并聽取了其他同學的意見,這樣才能夠進行判斷,誰的觀點最為接近正確答案,誰的觀點最獨特新穎。這些都可以讓學生不斷開拓思維,努力想象。
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激發,讓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欲望提升,更愿意學習來表現自己。教師在培養學生時,也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動態,讓學生受到同樣的關心和照顧,避免出現不公平。評價學生時不能使用一個評價方式或語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激發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還可以讓學生之間互評。課堂教學過程中會表現學生個性的差異,所以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有效的評價,激活學生思想拓展,讓學生得到成就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尋找最適合的教學方式,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適合每個學生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學會觀察每個學生的個性,改善教學設計。在改善的同時傳統教學中的教向學轉變。教師主要是掌握課程理念和教育心理學的規律。課程理論的學習主要是課程內容和概念的更新。但學習真正的關鍵還在于思想認識,尤其是教學方面,需要不斷結合時代和學生的需求來進行。這點需要教師通過不斷調研,不斷學習進步,通過提高教學預設來找到學生的需求,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教學預設就是教學前的方案設計,目的是設計直接針對學生基本需求的教學方案,從而讓教學的實際效果達到最佳。這種方案計劃中,要注意細節的把握,要將整個方案都預設清楚明確。教學預設的主要目的是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方案達到最好、最滿意的效果。不斷地改善教學方式。想要產生好的預期教學必須要有好的教學預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交流和引導,師生之間要注意平等對話,避免出現以大壓小而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把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創設良好創新培育氛圍,在小學階段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教師對課程導入進行細致的設計,通過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促進小學階段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階段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因此在進行課堂導入的過程中也可以借助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與其他學科進行聯系教學,通過創新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動力,體現個性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