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
(河北省黃驊市教師發展中心,河北 黃驊 061100)
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卻面臨著尷尬的境地,尤其是當代青少年對于外來文化越來越多的熱衷和青睞,使傳統文化的傳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想要避免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史所瀕臨的斷鏈危險,就必須在教育中始終貫穿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其中,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有利途徑之一。
閱讀是溝通學生與教師之間心靈的一種有效方式,在閱讀教學當中通過感受學生的體驗及感受,教師可以在向學生傳播知識的同時培養其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然而,在當前的高中語文閱讀教育中,絕大部分教師都被高考所束縛,盲目地追求分數,而忽略了閱讀教學真正的意義。在當前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使用的幾乎都是統一的教材、單一的思維方式,他們通過講授和訓練的方法向學生傳播語文閱讀知識、培養學生的語文技能和語文智力,似乎關注的重點僅僅是高考。而對學生個性的發展、特長的培養、主體意識的形成則毫不關心,認為那是和語文教學不相關聯的。
其實,這樣的語文閱讀教學完全背離了教學宗旨,想要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既讓學生學到知識,又能夠取得理想的分數,就應該掌握良好的教學方法,其中,在課堂教學中貫穿傳統文化的做法不僅有利于傳播我國的傳統文化,增長學生知識,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不失為一條做好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新路子。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要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一種文化的發展,必須以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為基礎,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與傳統文化決裂,重新投入另一種文化的懷抱。中國的傳統文化,經過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如今在國人的思想中還能剩下多少呢?杜維明教授曾經說過:“我們看中國這一百多年,其間受到很多屈辱,而我們自己走的這條路,到今天看來,科學主義、群眾路線等等,和傳統文化的豐富相比,很多(傳統)資源被消解了。”因此,在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因為語文教育不僅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國傳統文化賴以延續和發展的基礎?!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中出:在語文學習中,要培養學生能夠“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作為母語教育的語文課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如儒家那種追求道德完美、追求人格至善的思想成為語文教育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滋養了千秋萬代的學子。作為傳遞文化載體和掌握文化途徑的語文教育,擔負著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職能。因為任何一種教育都會影響人的價值觀念、認識結構、個性特點和思維方式,進而又以行為和語言的形式表現于社會生活之中,豐富和更新原有的文化系統,改造原有的文化結構,從而對社會文化起到一種強烈的活化和促進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它首先是語言、書和活生生的人與人的關系?!边@是他對教育特別是對語文教育的本質表述,揭示了語文教育與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緊密相連的關系。語文教育不僅在傳遞延續著我國許多超越時代而相對穩定的優秀文化內容,而且同時也在不斷創造新文化,為新文化的發展提供新的根基。因此,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素質,民族文化素質的根是語文素質,所以語文素質理應是‘民族的根之根’。語文教育與傳統文化有著本質的聯系這是毋庸置疑的。
(二)對教學內容進行大膽改革。
傳統文化可以將語文閱讀教材作為依托,將經典的傳統文化融入到高中語文閱讀材料中,從而取代一些華而不實的說教類閱讀題材,以最大程度地樹立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正確認識觀,使他們接受傳統美德、傳統愛國主義觀念的熏陶。例如,《論語》、《陳情表》、《雨霖鈴》等文章的教學就能充分教育學生勤學、忠孝、珍惜情感。教師應該用本民族優秀文化的精髓來啟發學生、影響學生,使他們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三)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加深學生的閱讀印象。
凡是動手做了,比光聽教師講解印象往往要深刻得多。抓住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教師就可以在閱讀課上積極開展一些讓學生動手寫作的內容。譬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了《論語》、《陳情表》、《雨霖鈴》等課文之后,就可以啟發他們寫一寫讀后感想;遇到清明節、重陽節、中秋節這些傳統節日時,可以引導他們利用圖書館或者網絡資源查找一些有關節日的歷史或者趣聞閱讀,并且記錄下來,然后在班級中開展趣味討論。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產生一種與傳統文化親密接觸的感覺,才能夠在高中語文閱讀的過程中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
(四)引導學生多使用工具書,以利于學生讀懂更深層次的古典文獻。中國的古典文獻中往往更形象、生動地展現和還原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全貌,比起學生接觸的現代白話文作品,有著更深的文化層次。然而,語言上的障礙會使學生在閱讀不流暢的時候產生厭倦情緒,從而失去接觸更多中國傳統文化的機會。針對這一現象,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當中更多地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
(五)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度。當《最小說》、《知音漫客》等雜志和書籍在高中生中廣為流行的時候,教師更多的是應該思考如何將他們的閱讀注意力和關注度吸引到中國傳統文化方面來。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語文讓學生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教育不能僅僅狹隘地面對高考,應讓他們增強文化意識,重視文化遺產的傳承,增加民族文化知識的積淀,這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