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葉
(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鰲江鎮第十二小學,浙江 溫州 325401)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教育就會像紙房子一樣崩潰。”學校教育不能脫離父母的支持,只有家庭和學校一起工作,他們才能共同成長。作為老師,走在家訪的路上,走進學生的心靈,常常感受到心靈的美。
有些家長認為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所以他們覺得不需要管理,而直接把孩子交給學校;有些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家長主動花錢給孩子做家教;有些學生更頻繁地去網吧上網,導致更多的家庭沖突。許多學生的家長認為學校是個好去處,一些家長向上級反映他們對素質教育的不滿。可以說,孩子們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甚至受某些媒體的影響,喜歡創新,因此,僅僅依靠教師的管理,家校形不成合力,就會出現在緊張的學校形勢下,在家松的局面。為此,加強家校教育,營造和諧的家校教育環境,是我們與家長的共同責任。
加強師德教育,建立專業敬業的教師隊伍。通過各種渠道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道德教育,進一步完善教師道德建設的規章制度,制定科學、合理、實用的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并運用該制度對教師職業道德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要努力解決師德建設中的突出問題,樹立良好的人民教師形象,為教書育人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我們聘請了一定數量的學生家長作為教師道德建設的監督者,定期或不定期地通過召開會議、發放問卷等方式聽取他們對學校教師道德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家庭教育宣傳,增強家長參與意識。可以說,父母愿意為他們的孩子買單,但許多父母卻不能這樣做。引導家長做好家庭教育也是學校工作的延伸。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父母愿意為他們的孩子在教育中做好后勤工作。家長一般都有這樣一種心態,他們想知道他們的孩子是如何學習和生活在學校,他們想知道學校的教育和教學方法,以及他們想如何參加主要的學校活動。為了滿足家長的心理需求,我們應該堅定地開放教學和活動的日子,讓家長和孩子享受參與的快樂,一起體驗成功的滋味,一起回憶快樂的時刻。向學生家長發出邀請并開放課程。教育課,從家長的角度提出建議,更好地促進課堂素質教育。開放日,邀請家長參觀、參與、指導和與學生互動。有許多有才華的父母,他們是學校活動的重要伙伴。家長的積極參與,可以增強對學校素質教育狀況的認識,認識到學生的成長需要全面發展。
長期以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分開的,甚至學校教育也是單獨的。必須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在目標、內容、方法上保持一致和連貫,真正優勢互補,形成合力,使家庭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延續和發展。最重要的是讓家長了解學校的管理,了解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要求,參與學校的建設和發展,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學校應實施不同層次的家庭教育課程。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加強對家庭教育的學習和研究,提高自身水平,引導家長了解素質教育新形勢下學校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積極參與學校家庭教育的建設,提出建設性建議。學校家庭教育。一是堅持面談、問卷調查、家訪等形式。收集和發現家庭教育的主要問題,了解家長最關心和最困難的問題,確定家庭學校聯合教育的重點和方向,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加強家庭學校聯合教育的及時性。二是完善家長委員會職能,促進學校發展。落實家長委員會工作,始終把提高家長素質作為日常工作和突破點,實現辦學目標。從當前家庭教育的實際出發,積極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推廣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和理解,形成教育的協同效應,開展合作。以各種形式與家長合作,使家長委員會的活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充分發揮其作用。學校設立了家庭教育研究室。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開展為家長服務的調研活動,如邀請家庭教育專家講課、學校教師講授家庭教育等。為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提供溝通平臺,使家長逐步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
積極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引導家長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合作措施:
家長們被邀請了解更多關于家庭教育的文章。通過學習,家長可以積極主動地加強與學校教師的聯系,探索如何在素質教育的情況下開展家庭教育。
父母應樹立正確的孩子評價觀。培養良好的品德、學習習慣、團隊意識、工作意識、身體健康等綜合素質對孩子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充分肯定孩子們的進步,使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對生活充滿希望。在家庭中建立孩子成長檔案,并與學校的學生成長檔案進行溝通。
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應與具有良好學習能力的學生配對。與老師協商,選擇與孩子有溝通基礎的學生,并幫助他人成為教師。必要時,帶孩子到對方家里,向對方父母鄭重陳述。為了不給“夫妻”增加太多負擔,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孩子有特定的要求,加強與班主任的聯系。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技巧:對于高質量的家長,我會坦誠地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并主動要求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認真聽取他的意見,及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共同做一個做好學生教育工作。對于那些放任子女到學校不管、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的家長,我會多報憂少報喜,以吸引他們積極參與育兒活動,主動照顧子女,積極與子女溝通,與學校溝通,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們應始終與班主任保持聯系,你可以準備一本由孩子、家長和老師寫的家庭學校聯系簿,建議孩子們以寫作為主,像日記一樣,老師和家長可以每周寫兩到三次分析、表揚和建議。
綜上所述,學校重視家校關系,加強家校教育的合力,必須提高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和教學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未成年人建立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線,實現父母對子女的殷切期望,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