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波
(黑龍江省婦女干部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價值在意義的涵蓋范圍之內,這種意義主要將人類自身作為基礎與前提,所以價值可以說是為人的。從具體角度來說,價值存在和體現都和通過具體的關系來反映,有形或者無形的對象物都在體現其價值的過程當中進一步反應出需求,具體對象物不會受到對象物本身屬性或者特質的影響,因此其價值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人的本身也不會對其造成破壞。二者之間的關聯性不僅可對人類個性化需求進行滿足,同時也可促使具體對象物的價值不會受到破壞。
本文所說的檔案價值認知主要是針對檔案工作者的檔案價值認知來說,但是公民個人對檔案價值的認知并不在上述范圍涵蓋之內。檔案價值觀的形成會受到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其中最為直接的一種就是檔案工作者的檔案價值認知。與個人認知進行比較后,二者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異,檔案工作者的檔案價值認知屬于工作認知,檔案價值認知與檔案工作者認知立場問題之間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所以說檔案工作者主要是將社會組織或者公民與個人三者有機統一的立場作為主要依據,實現對檔案價值的進一步認識與分析,在不同認知立場的影響下,檔案價值觀念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與不同。
現行的檔案價值認知視角在整體上呈現出一種較為單一的特征,尤其是受到公眾視角缺失的影響,檔案價值認知理論深刻性以及全面性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所以檔案工作對策選擇也不能保障深遠性這一需求。檔案資源建設以及服務政策可對其進行直觀體現,從檔案資源建設自身角度來說,我國檔案資源建設長期以來對社會管理以及組織的發展進行滿足,但是公眾個性化需求卻沒有得到充分的考慮。所以現有的檔案資源在細致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與中國特色人本社會建設之間的差距也逐步加大。對于其他組織來說,公民個人檔案資源建設受重視程度不夠,即使是檔案資源建設也不能制定相關的對策與體系,支撐檔案實現順利開展的目標。
近年來,檔案文化建設成為檔案界關注的話題。檔案文化建設首先要解決的是檔案關于檔案思維問題,而且這里的檔案關于檔案思維指的不僅是檔案工作者,還包括社會大眾。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深入發展,尤其是社會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從根本上提升廣大人民治理社會的意識與能力成為全社會面臨的共同任務。作為專門社會事業的推動者,檔案工作者肩負的一項重要職責是在履行好
社會分工,賦予的建設好、管理好、開發好,具有公共意義的檔案信息資源這一職責的同時,做好社會檔案文化啟蒙與提升社會公眾處理檔案事務能力,成為社會轉型賦予當下檔案工作者的一項重要社會責任。
網絡信息技術對各行業的影響比較大,對行業的發展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積極的影響。想要將檔案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則需要順應社會的發展形勢,進行檔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設。這是提升檔案價值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檔案工作職能發揮的內在要求。在進行檔案工作網絡化、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不是單純的利用網絡技術來開展這項工作,而是抓住當前社會環境中的發展機遇,了解社會發展對檔案工作提出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的運行機制和工作方式,對檔案工作的模式進行變革。
想要實現檔案工作的網絡化和信息化建設,就一定要改變原理的思想理念和思維模式,通過網絡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服務,改變以往的工作方式和手段,結合社會發展需對對運行機制和工作模式進行完善,以此促進檔案工作的創新發展,將檔案價值充分體現出來。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可以促進檔案資料各方面價值的發揮,為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實現檔案信息資源開發與檔案信息資源服務網絡化組織和公眾可以隨時隨地的利用數字化信息檔案資源來解決自身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檔案信息需求,提高檔案信息對生活與工作的滿足程度。
檔案工作的開展主要就是將社會的發展、變革記錄下來,形成檔案資料為社會和人們提供服務,對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檔案工作整體的服務性比較強,在開展這項工作的過程中,要從社會與人們的協調發展出發,掌握各方面對檔案信息資料的應用需求,明確檔案工作的發展目標。想要促進檔案工作發展目標的達成,則需要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制定完善的檔案工作對策,這是檔案工作人員需要關注的問題,只有對檔案價值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才能促進檔案工作的發展。
為此,我們應首先從檔案實質價值與工具價值,即從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社會實踐運行與發展的檔案需求出發,系統分析和把握社會檔案需求包括人的發展的哪些方面會提出相應的檔案需求,如個人身份的證明、各種權利的維護、文化與身份認同、自我成長與發展過程、與職業興趣、個人興趣與愛好的滿足、個人休閑等以及社會實踐對法規制度與政策組織與社會發展,歷史及其所產生的有形與無形資產反應、自然生態變遷與現狀、信息等的需求,同時分析和把握上述需求,對檔案本身可能提出的需求,如檔案種類、檔案來源、檔案樣態等。在此基礎上制定檔案資源建設目標及其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