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一
(河北省衡水衛生學校,河北 衡水 053000)
《外科護理學》是臨床護理學的主干課程之一,是外科臨床護理崗位所必備的重要知識與技能的一門重要學科,其理論性、實踐性強,操作性非常強。但傳統的教學模式,由于教師上課次數和時間有限,不利于激發學生思維以及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鑒此,該課程相關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微課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外科護理學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護理技術、護理知識等有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其是學生護理臨床的必修課。心胸外科護理學涵蓋了多種系統、多個學科,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因此,在心胸外科護理教學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尤為關鍵。微課的應用得益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是時代的產物,對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外科護理是一門對專業技能要求極強的職業,職業教育培訓的時間又相對較短,如果不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扎實的護理知識。面對這種教育情況,教師應該積極采取措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教學的質量,學生在課后要自覺進行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練習,只有將課堂教學和課后自學相結合,才能收到良好的職業教育的效果。微課的應用既可以幫助教師進行課堂教學,還能幫助學生進行課后自主學習,對外科護理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微課教學在外科護理職業教育中的應用能夠有效促進教育的進步。對于職業教育,全社會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職業學校要及時引進新的教學手段,革新教學模式,讓教育為人類社會的長遠發展服務。在醫學教育領域微課應用于急救護理教學,護理實驗教學,臨床醫學教學中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微課以內容精練、類型多樣、使用靈活等優點,使教育中心真正轉變為學生為主,為學生創造了個性、多樣、靈活的學習方式,是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以移動學習理論為依據,結合外科護理崗位需求開發的《外科護理學》微課資源。《外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老師通過口頭講述往往不能讓護理學生完全融會貫通。而《外科護理學》微課資源,可以讓學習者能隨時隨地下載學習,包括課前預習、課上進一步理解、課下鞏固及內化;學生通過對微課的學習,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自由安排學習,對于自己不會的重點、難點等知識點可以通過重復播放等形式達到徹底學會。微課《外科護理學》課程很大程度滿足了學生學習的需要,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外科護理教學中會有一些實訓操作過程,部分操作流程比較復雜,學生通過短暫的課堂學習很難快速掌握實訓操作要領,教師也不可能一直為學生進行示范。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學生學習的薄弱之處,有針對性地錄制教學視頻,突出護理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微課視頻的高效利用,可以幫助學生強化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增強教師的教學效果。
在外科實驗的課程結束后,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微課進行試驗重點內容的復習。學生也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向教師反饋自己在實驗學習的過程中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結果再以微課的形式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教學的內容,完善外科護理實驗的課堂教學成果。
例如,在進行“手術體位安置”的教學過程中,外科手術中的體位安置會對手術的順利進行起到基礎性的作用,是外科護理實驗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混淆的內容。教師就可以在教學的課后讓學生根據微課視頻資料進行自主復習,同時引導學生根據微課的內容進行自主練習,在復習練習過程中發現不明白的問題時及時地再以微課的形式向教師反饋,這樣教師就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驗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師的教學方案,不斷地提高外科護理學的實驗教學質量。
微課,是在教育信息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數字化教學手段,它主要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終端設備,對教學內容中的某個知識點或教學過程中的某個環節,通過視頻方式進行直觀、生動、明確地展現,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微課是新時代的一種有效的教學資源,是網絡與科技的產物,其的網絡性與技術性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現代學生喜歡接觸網絡、利用網絡的特點,因此,將微課應用于外科護理實驗教學,能一掃傳統教學帶來的沉悶,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這是其一。其二,較之傳統的教學模式,微課短小精悍,能在最短時間內詳細呈現教學內容,因此不會因時間過長而引起學生的反感或是疲憊心理,教學效率高。其三,微課集畫面、聲音、視頻為一體,呈現出的知識與技能更加直觀易懂、形象易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微課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但是不能作為唯一的教學方法,在外科護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需求等合理選擇微課應用,充分發揮微課的輔佐教學作用,利用微課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提高教學效果。在外科護理教學中,應用微課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廣泛得到了師生的認可。